[发明专利]一种桩柱连接精准定位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1468.3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王永刚;王海波;黄磊磊;丛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4 | 分类号: | E02D13/04;E02D13/00;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精准 定位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柱连接精准定位结构及施工方法,定位连接结构包含钢立柱、钻孔桩、连接于支承平台上的控制架、连接于控制架和钢立柱水平向之间的第一千斤顶、连接于护筒与钢立柱水平之间的第二千斤顶。施工时,本发明通过控制架的设置,可有效的承载钢立柱;支承平台的设置,可通过钢立柱上预先连接的承重臂进行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的设置,利于安装且便于调整和夹持固定;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均通过调垂控制仪联合控制,便于协作和同步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桩基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桩柱连接精准定位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和样式的提高,建筑物或构筑物对下部基础的承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桩基础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础形式,可以承载上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大部分荷载。在现有施工中,桩基础中,每根框架柱下靠一根大直径灌注桩承受,叫一柱一桩的施工形式。而一柱一桩中立柱桩的垂直度控制一直是个难点和技术攻关重点。尤其当垂直度要求高时现有的调整设备难以满足精度需求;且目前在成桩后再安装立柱,对立柱调垂、固定,对成孔后的桩孔等待的时间过长,桩孔二次清孔很难保证桩低沉渣的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桩柱连接精准定位结构及施工方法,用以解决钻孔桩上柱体的安装固定、钢筋笼的下放以及柱体精准调整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桩柱连接精准定位结构,包含钢立柱、连接于钢立柱下方的钻孔桩、连接于地面上的支承平台、连接于支承平台上且与钢立柱可拆卸连接的承重臂、连接于支承平台上的控制架、连接于控制架和钢立柱水平向之间的第一千斤顶、连接于钢立柱上的托架、连接于钢立柱地面下方其位于钢立柱外周的护筒、连接于护筒与钢立柱水平之间的第二千斤顶、连接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且位于地面上的调垂控制仪,连接于钢立柱外侧的测斜管以及连接测斜管且位于地面上的测斜仪;
所述控制架包含呈方形布置的控架立杆和连接于控架立杆顶部的控架横杆,所述控架立杆高度适应钢立柱安装标高。
进一步的,所述控架横杆水平向呈回字形且两个口字形之间连接有加强杆;控架横杆中内部口字形尺寸对应钢立柱,控架横杆两口字之间加强杆上间隔设置有连孔,连孔与钢立柱通过调节拉杆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千斤顶可拆卸连接于控架立杆上且在钢立柱环形上间隔对称设置,第一千斤顶水平布置且第一千斤顶外伸部顶接钢立柱外壁;所述第一千斤顶外伸部连接有弧形缓冲垫对应钢立柱外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千斤顶固定端与护筒连接且在钢立柱环形上间隔对称设置,外伸端顶接钢立柱外壁,第二千斤顶外伸部连接有弧形缓冲垫对应钢立柱外壁连接;所述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均与调垂控制仪并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立柱顶端设置有耳板、中上部设置有托架、中下部还设置有钢筋笼吊耳;所述钢立柱上吊耳通过吊绳与吊车连接或通过调节拉杆与控制架可拆卸连接,托架搭接于控制架顶部,钢筋笼吊耳与待浇筑预制钢筋笼通过吊筋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一种桩柱连接精准定位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整平并设计支承平台且坡度不超过1%,场地硬化后钢立柱安装前,先测量定位,确定钢立柱的平面位置,然后在场地上弹出十字线,待成孔后,清理泥浆,并重新复核十字轴线,确保钢立柱定位准确;
步骤二、根据成孔精度要求和调垂需要,定制护筒,护筒直径比钻孔桩直径大不少于20cm; 加工制作控制架,待钻孔桩成孔下放钢筋笼以后,重新测设出控制架的位置,中心误差控制在5mm以内;根据定位安装控制架,在控制架下部的支承平台上测放出钢立柱就位中心线,并在相应位置进行标识,确保其定位必须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1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线轴承管件自动定位切割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受电弓下沉平台包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