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K细胞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3189.0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8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涛;薛卫巍;谢炜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再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83 | 分类号: | C12N5/07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k 细胞培养 方法 | ||
1.一种NK细胞快速扩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0天:首先,往培养瓶加入1~10ugCD3、10~40ug胸腺肽及10~20mlPBS溶液,常温包被所述培养瓶内壁2~4h,包被结束吸出包被液待用;其次,取1×106-3×106个/ml的单个核细胞进行接种处理;再其次,加入10~40ml激活培养基和10~20v/v%的自体灭活血浆,所述激活培养基中包含浓度10~50ng/ml的IL-15、浓度10~50ng/ml的IL-18、浓度500~2000U/ml的IL-2及581培养基;随后,加入CD16并使浓度维持在20~100ng/ml;最后,将培养瓶放入环境温度为37℃、环境气氛为5%CO2的培养箱中,进行细胞培养;
第3天:往培养瓶中加入20~50ml激活培养基和10~20v/v%的自体灭活血浆;其中,所述激活培养基中包含浓度10~50ng/ml的IL-15、浓度10~50ng/ml的IL-18、浓度500~2000U/ml的IL-2及581培养基;
第6天:往培养瓶中加入50~150ml激活培养基和12~16v/v%的自体灭活血浆;其中,所述激活培养基中包含浓度10~50ng/ml的IL-15、浓度10~50ng/ml的IL-18、浓度500~2000U/ml的IL-2及581培养基;
第9天:往培养瓶中加入200~400ml扩增培养基,且该扩增培养基中包含581培养基及浓度500~2000U/ml的IL-2;
第12天:往培养瓶中加入450~650ml扩增培养基,且该扩增培养基中包含581培养基及浓度500~2000U/ml的IL-2;
第15天:往培养瓶中加入1000~1500ml扩增培养基,且该扩增培养基中包含581培养基及浓度500~2000U/ml的IL-2;
第18天:停止细胞培养,收集细胞并将细胞培养基质转入离心管中,离心分离后再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多次,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NK细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K细胞培养基包括如下步骤:
第0天:首先,往培养瓶加入5ugCD3、20ug胸腺肽及15mlPBS溶液,常温包被所述培养瓶内壁3h,包被结束吸出包被液待用;其次,取2×106个单个核细胞进行接种处理;再其次,加入22.5ml激活培养基和15v/v%的自体灭活血浆,所述激活培养基中包含浓度20ng/ml的IL-15、浓度20ng/ml的IL-18、浓度1000U/ml的IL-2及581培养基;随后,加入CD16并使浓度维持在50ng/ml;最后,将培养瓶放入环境温度为37℃、环境气氛为5%CO2的培养箱中,进行细胞培养;
第3天:往培养瓶中加入31.5ml激活培养基和15v/v%的自体灭活血浆;其中,所述激活培养基中包含浓度20ng/ml的IL-15、浓度20ng/ml的IL-18、浓度1000U/ml的IL-2及581培养基;
第6天:往培养瓶中加入133ml激活培养基和14v/v%的自体灭活血浆;其中,所述激活培养基中含浓度20ng/ml的IL-15、浓度20ng/ml的IL-18、浓度1000U/ml的IL-2及581培养基;
第9天:往培养瓶中加入300ml,且该扩增培养基中包含581培养基及浓度1000U/ml的IL-2;
第12天:往培养瓶中加入500ml扩增培养基,且该扩增培养基中包含581培养基及浓度1000U/ml的IL-2;
第15天:往培养瓶中加入1200ml扩增培养基,且该扩增培养基中含581培养基及浓度1000U/ml的IL-2;
第18天:停止细胞培养,收集细胞并将细胞培养基质转入离心管中,离心分离后再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多次,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NK细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第0天细胞培养中,加入激活培养基和自体灭活血浆,使初始体积为25m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第3天细胞培养中,加入激活培养基和自体灭活血浆共计补液体积数为35ml,并控制培养瓶中总体积为6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再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再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31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