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AN通信安全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5525.5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7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斌;江子荣;仇惠惠;张建彪;杨红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琳琳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an 通信 安全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CAN通信安全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所述检测方法包括获取CAN信号周期对应的目标调用次数;统计目标报文实际调用目标函数的次数,得到实际调用次数,所述目标函数用于对所述目标报文进行分析以满足CAN通信的安全性能;基于所述目标调用次数与所述实际调用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当前CAN通信的安全性。目标调用次数是基于CAN信号周期确定的,是理论上的调用次数;再结合目标报文实际调用目函数的次数确定出实际调用次数,通过将目标调用次数与实际调用次数进行大小比较,即可检测出当前CAN通信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CAN通信安全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为BMS)底层软件开发基本都使用汽车开放系统架构(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简称为AUTOSAR),各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简称为OEM)或零部件企业往往会采购成熟的底层AUTOSAR模块,但是这样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因为购买具备功能安全等级的底层模块与购买不具备功能安全等级的底层模块,其价格差距是很大的,这样从成本角度出发,OEM或零部件企业往往选择采购不具备功能安全等级的AUTOSAR模块,比如QM等级的COM模块。
具体地,如图1所示,BMS软件包括COM模块以及Com_E2E_Callout_ASIL模块。由于整车厂对CAN通信有着相应的功能安全等级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BMS需要实现E2E功能(包括三项细分功能:checksum、timeout与rolling counter)。目前,BMS软件已经实现了E2E功能,也就是图1中对应的Com_E2E_Callout_ASIL模块。若选用的COM模块为QM安全等级(也就是没有功能安全等级)的情况,即使BMS实现了E2E功能,也是不满足标准要求的。因为按照ISO26262规定,QM模块不能不经过分析直接传值给ASIL等级的模块,具体解释为COM模块为QM等级,代码的成熟度较低,如图1,不能保证正确执行了“#Call safety callout“函数功能。因此,这样就导致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无法保证正确调用了相关的E2E函数,违反了ISO 26262中相关的规定,也就进一步导致了无法满足CAN通信要求达到ASIL等级的需求,因此,就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AN通信安全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以解决CAN通信安全性检测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AN通信安全的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CAN信号周期对应的目标调用次数;
统计目标报文实际调用目标函数的次数,得到实际调用次数,所述目标函数用于对所述目标报文进行分析以满足CAN通信的安全性能;
基于所述目标调用次数与所述实际调用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当前CAN通信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AN通信安全的检测方法,目标调用次数是基于CAN信号周期确定的,是理论上的调用次数;再结合目标报文实际调用目函数的次数确定出实际调用次数,通过将目标调用次数与实际调用次数进行大小比较,即可检测出当前CAN通信的安全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CAN信号周期对应的目标调用次数,包括:
获取CAN信号周期;
每隔所述CAN信号周期更新一次调用次数,以确定所述目标调用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AN通信安全的检测方法,由于CAN信号周期表示的是CAN通信报文的接收周期,利用CAN信号周期对调用次数进行更新,在保证准确确定目标调用次数的基础上,简化了数据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55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