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的稳定换热系统及其基材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8253.4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0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张毅;金洲;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米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9/22;F28F13/12;F28F21/00;F28F27/00;C04B35/10;C04B35/195;C04B41/85;C04B41/91;C01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21423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发生器 稳定 系统 及其 基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的稳定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组件(1)、换热组件(2)和循环组件(3);所述进液组件(1)、换热组件(2)、循环组件(3)和控制器均集成在底板(10)上,进液组件(1)包括外壳体(11)、进液盘(12)和匀液盘(13);所述外壳体(11)通过支座(110)与底板(10)固定连接,外壳体(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接口(111)和出液接口(112);所述进液盘(12)内部中空,且设置有4-8个,4-8个进液盘(12)竖直均匀分布在外壳体(11)内部,且分别通过导管(120)连通,位于外壳体(11)内部两端的进液盘(12)分别通过所述导管(120)与进液接口(111)、出液接口(112)连通;所述匀液盘(13)的数量与进液盘(12)对应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在进液盘(12)内部;匀液盘(13)为锥形结构,且匀液盘(13)的锥形面上呈散射状均匀分布有多个匀液槽(130);
所述换热组件(2)包括换热套(20)和换热盘(21),所述换热套(20)和换热盘(21)均由换热基材制成;换热套(20)套设在在进液盘(12)外部,且与外壳体(11)的内壁活动卡接,换热套(20)上设置有第一进液管(200)和第一出液管(201),所述第一进液管(200)和第一出液管(201)分别贯穿外壳体(11);所述换热盘(21)的数量与进液盘(12)对应,各个换热盘(21)均套设在换热套(20)内部,且位于相邻两个进液盘(12)之间,各个换热盘(21)分别与换热套(20)导通;
所述循环组件(3)包括加热箱(30)、散热叶轮(31)和叶轮电机(32);所述加热箱(30)通过安装座(300)设置在底板(10)上,加热箱(30)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液管(301)和第二出液管(302),所述第二出液管(302)贯穿安装座(300)后与第一进液管(200)连通,连接处设置有循环泵(33),所述第二进液管(301)与第一出液管(201)连通;加热箱(30)外壁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套(303),加热箱(30)内部设置有电加热套,内部填充有加热介质;所述散热叶轮(31)活动套设在加热箱(30)外部,且分别与两个安装套(303)转动卡接;所述叶轮电机(32)设置在安装座(300)上,叶轮电机(32)为散热叶轮(31)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的稳定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出液接口(112)上设置有电磁三通阀(113)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磁三通阀(113)的其中一个接口通过循环管(114)与进液接口(111)连通,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磁三通阀(113)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的稳定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30)内部呈螺旋状设置有缓冲板(34),所述缓冲板(34)上均匀分别有多个通孔,加热箱(30)内顶部设置有喷淋头(35),所述喷淋头(35)与第二进液管(301)下端卡接,喷淋头(35)的外径大于所述缓冲板(34)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的稳定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35)与第二进液管(301)转动卡接,喷淋头(35)上设置有旋转桨叶(350),所述旋转桨叶(350)位于第二进液管(301)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的稳定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匀液盘(13)之间通过旋转轴(131)连接,所述连接轴(131)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架与进液接口(111)和出液接口(112)的内壁转动卡接,连接轴(131)上靠近进液接口(1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310),外壳体(11)外壁上通过电机架(140)设置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进液接口(111),且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41),所述第二锥齿轮(141)与第一锥齿轮(1310)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米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米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82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