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洲猪瘟病毒P30、P72蛋白的病毒样颗粒的制备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3151.1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5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海;谭政;郭艳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C12N15/64;C12N15/62;C07K19/00;C12N7/01;A61K39/12;A61P31/20;C12R1/9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非洲 猪瘟 病毒 p30 p72 蛋白 颗粒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展示非洲猪瘟病毒P30、P72蛋白的重组病毒样颗粒的制备与应用,通过T7噬菌体展示技术,将SpyTag标签蛋白展示于T7噬菌体表面,从而构建了一种工程化噬菌体(T7‑ST)。同时,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了P30‑Spycatcher和P72‑Spycatcher融合蛋白。在适当的缓冲体系中,将T7‑ST与P30‑SC、P72‑SC两种融合蛋白分别混合孵育,最终得到表面展示P30‑SC、P72‑SC蛋白的重组VLP颗粒。通过VLP制备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具有免疫保护效果突出、安全性好、抗原纯度高等特点。还能为机体提供多重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表面展示非洲猪瘟病毒P30、P72蛋白的病毒样颗粒(VLP)颗粒的制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非洲猪瘟(Infection with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的烈性传染病。急性型非洲猪瘟起病快,病程短,以高热、食欲不振、发紫、内脏大出血、病死率近100%为特征[1]。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和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我国自2018年8月暴发首例ASF以来,截止2019年6月6日,已有32个省份累计暴发137起疫情(OIE和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几乎席卷我国所有省份和地区。我国作为世界猪肉产量最大国(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这场突如其来的ASF疫情对我国的养猪业构成巨大威胁[2]。
ASFV为有囊膜的双链DNA病毒,是非洲猪瘟相关病毒科(Asfarviridae)非洲猪瘟病毒属(Asfivirus)的唯一成员,也是迄今发现的唯一DNA虫媒病毒。胞外病毒粒子直径约为200nm,由内核(Internal core)、内核心壳(Core shell)、内膜(Inner envelope)、衣壳(Capsid)、囊膜(External envelope)形成的同心多层20面体对称结构组成[3]。ASFV基因组为170-190kb的线性双链DNA,含有约150-181个开放阅读框,编码约150-200种蛋白[4]。内核心壳由PP220、PP62等多聚蛋白构成。内膜在电子显微镜下为单脂膜[5],主要来源于内质网膜,包含p54、p17、p12蛋白。衣壳由2 000多个六边形壳粒组成,主要为p72蛋白,占病毒粒子总量的33%,衣壳蛋白p72、pE120R介导成熟病毒粒子从病毒工厂到细胞膜转运、出芽排出,p72具有促进病毒蛋白折叠/降解的伴侣分子样作用,可募集Hsp70促进病毒蛋白的折叠。P54和P30蛋白参与病毒附着的两个不同步骤,介导ASFV病毒与细胞受体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并且都有助于抗体介导的保护性免疫应答[6],其中P30蛋白在病毒感染细胞的内化过程中起作用[7]。由于ASFV生物学特性的复杂性,迄今未能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8]。P30、P72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疫苗开发、抗体治疗和基于抗原的诊断检测的重要靶点。
噬菌体展示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完善,已被广泛应用于抗原抗体库的建立、药物设计、疫苗研究、病原检测、基因治疗、抗原表位研究及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等[9]。由于噬菌体展示技术实现了基因型和表型的有效转换,因此人们可以在基因分子克隆基础上实现蛋白质构象体外控制,从而为获取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表达产物提供了强有力手段。T7噬菌体展示技术具有稳定性高、特异性强、表达量高、操作简单、易于富集等优势[10]。利用T7噬菌体展示技术将外源蛋白展示于噬菌体表面,可制备重组VLP颗粒。通过VLP制备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具有免疫保护效果突出、安全性好、抗原纯度高等特点。同时,还能为机体提供多重保护,有效刺激动物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粘膜免疫,为机体打造全方位免疫保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31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