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6026.6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9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兴达 |
主分类号: | A23L13/70 | 分类号: | A23L13/70;A23L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卤肉 制品 加工 方法 | ||
1.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用合格的原料肉,清洗干净后备用;
(2)制备复配注射液,向原料肉中注射所述复配注射液,所述原料肉与复配注射液的重量配比为1:0.4~0.6;
其中,复配注射液包括调味料粉、肉味精膏、蚝油、草菇老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磷酸盐、增稠剂、乳酸钠、乳酸链球菌素、谷氨酰胺转氨酶、料酒和水;
(3)将注射完成的原料肉和剩余注射液一起加入真空滚揉机中滚揉,其中,真空滚揉机的真空状态为-0.08MPa,滚揉频率为8r/min,滚揉时间为4~5h,滚揉温度为4~15℃,滚揉后在温度0~4℃条件下,腌制时间8~24h;
(4)制备老汤,将步骤(3)滚揉腌制好的肉放入老汤中,大火烧开后,关火排气,温度控制在75~85℃,浸泡2~3h;
(5)将卤制好的肉放在冷却间凉置,冷却到产品中心温度为18±3℃,按肉块重量切块,并按肉块重量3%的比例拌入复配乳化剂,拌匀后,进行真空一次包装,杀菌,然后二次包装,即得所述酱卤肉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料肉为完全解冻后的解冻肉,解冻肉的中心温度控制在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复配注射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调味料粉2.0~2.2份、肉味精膏0.05~0.15份、蚝油0.05~0.09份、草菇老抽2.3~2.4份、大豆分离蛋白3.5~3.6份、复合磷酸盐0.4~0.5份、增稠剂0.5~0.6份、乳酸钠3.5~4.5份、乳酸链球菌素0.02份、谷氨酰胺转氨酶0.3份、料酒2.0~2.5份和水30~4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中老汤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骨头2~3%、香辛料包0.5~0.6%、干黄酱0.1~0.2%、葱0.2~0.3%、姜0.1~0.15%,其余为水,将上述原料按重量配比混合后,烧开保持微沸4~12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老汤中香辛料包包括原料:花椒、桂皮、八角、白芷、草果、肉蔻、良姜、甘草、砂仁、山奈、香叶、干辣椒和丁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老汤中香辛料包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花椒16.6份、桂皮14.8份、八角9.3份、白芷9.3份、草果8.3份、肉蔻6.5份、良姜6.0份、甘草5.6份、砂仁5.1份、山奈4.7份、香叶2.8份、干辣椒2.8份和丁香1.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复配乳化剂由胶原蛋白粉、大豆分离蛋白粉,魔芋粉、卡拉胶和氯化钾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酱卤肉制品的出品率为95~110%,其水分含量控制在65~6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酱卤肉制品符合酱卤肉制品国标GB/T23586标准、软罐头GB7098标准和熟肉制品GB2726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兴达,未经徐兴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60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燕窝冻干技术工艺
- 下一篇:一种加氢站用动设备在线故障诊断方法及诊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