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面贴合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46742.4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于成刚;李永光;刘镇海;沈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赫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04 | 分类号: | B29C63/04;B29L31/34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翼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14 | 代理人: | 朱林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面 贴合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面贴合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载膜机构、压辊机构、承载机构;载膜机构的面板所在的上表面均布负压吸孔,并通过所述负压吸孔对承载在面板上表面的软膜进行负压吸附固定;压辊机构压辊座沿横梁架的延伸方向横向滑动连接,吸附膜附着在两组收紧座之间并通过压辊座压紧;承载机构的铰接件铰接承载平台所在的中部位置,同时推动件位于承载平台所在的一端部位置,通过推动件的推动作用使承载平台沿铰接件部位铰接摆动;通过压辊机构对载膜机构上承载的软膜吸附后,移动至承载机构的待加工件上方,再通过压辊机构压合软膜并贴附在待加工件上。实现了对于异型面的待加工件表面贴膜自动化,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贴膜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曲面贴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面贴合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现在日常的代步工具,普及率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是一种采用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且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的燃油车,外形具有更加个性化的设计,也更加吸引年轻用户的选择。
对于这种新能源汽车内饰,一般采用较多的是流线型的车载显示屏幕,这种车载显示屏幕的潮流不只是由小变大,由少变多,而3D曲面玻璃的应用正成为车载显示屏幕新趋势,这种技术改进了汽车内饰的设计,提高了车载功能整合的自由度。但是由于玻璃本身性能的限定,对于成型的3D异型面的玻璃其材质的耐磨性、隔热性较差以及触控要求,需要在3D异型玻璃表面覆盖有多层膜结构,这样既不影响玻璃的透光性,又能够增加3D异型玻璃的触控性能,在汽车内饰方面具有更多的应用市场。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1440748.8中公开了一种曲面屏自动贴膜装置,在该装置中,包括机架平台,通过机架平台上设置的曲面料盘供料装置,贴膜时,保护膜上料完成后转动至保护膜直面贴膜工位上,同时两侧的限位滚轮对曲面屏宽度方向的精度进行定位,通过将保护膜精密贴合在沿曲面屏的直面上,这种贴合的方式均是对规则的直面屏进行贴膜操作。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异型面的曲面需求也越来越多,由于异型面玻璃的弧度形状不规则,目前对于异型曲面玻璃的贴膜方式大多数还是采用手工贴合,这种贴合容易造成膜本身在贴合时容易造成撕裂损伤,还会影响贴膜的贴合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面贴合机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曲面贴合机,包括载膜机构、压辊机构、承载机构;所述载膜机构包括面板、X轴驱动件、Y轴驱动件,所述面板所在的上表面均布负压吸孔,并通过所述负压吸孔对承载在所述面板上表面的软膜进行负压吸附固定,通过所述X轴驱动件在X轴方向上的运动以及Y轴驱动件在Y轴方向上的运动实现面板的相对位置调整;
所述压辊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定位支架、横梁架、压辊座、收紧座、吸附膜,所述定位支架为两组并分别位于工作台所在的两侧位置,使所述横梁架纵向滑动连接在两组定位支架的上端面,所述压辊座沿横梁架的延伸方向横向滑动连接,所述吸附膜附着在两组收紧座之间并通过压辊座向下压紧;
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平台、铰接件、推动件,所述承载平台上承载待加工件,所述铰接件铰接承载平台所在的中部位置,同时所述推动件位于承载平台所在的一端部位置,通过所述推动件的推动作用使承载平台沿铰接件部位铰接摆动;
通过所述压辊机构对载膜机构上承载的软膜吸附后,移动至承载机构的待加工件上方,再通过所述压辊机构压合软膜并贴附在待加工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载膜机构所在的面板上均布有若干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通过驱动机构独立驱动在面板所在的上表面实现上下方向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载膜机构所在的下方设置多组沿上下方向驱动的Z轴驱动件,以实现面板在Z轴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赫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赫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67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