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表面毛团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1270.1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6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谈源;史伟林;罗金;姚黄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5/10;G06T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陈兴旺 |
地址: | 213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表面 检测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1.一种碳纤维表面毛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采集图像:用工业相机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拍照,并对照片进行灰度化处理生成图像A;
频域转换:对图像A进行傅里叶变换,把图像A从空间域转换到频域,形成图像B;
滤波除噪:设定滤波矩阵M,将图像B与滤波矩阵M卷积,形成图像C;
空间域转换:对图像C进行傅里叶逆变换,把图像C从频域转换到空间域,形成图像D;
判断疵点:设定灰度阈值k,遍历图像D中的所有像素点,将灰度值大于k的像素点标记为疵点;
判断毛团区域:设定面积阈值m,提取图像D中疵点位置相邻的区域,并将区域内疵点的个数记为S,若S大于m,则将该区域判定为毛团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毛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集图像步骤中,包括:
在用工业相机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拍照时,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打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毛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光时,光线与碳纤维表面形成30°~60°的倾斜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毛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频域转换步骤中,对图像A进行傅里叶变换的具体算法为:
其中,xA、yA为图像A中的像素点坐标位置,f(xA,yA)为图像A中对应像素点的灰度值,uB、vB为图像B中的像素点坐标位置,F(uB,vB)为图像B中对应像素点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毛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波除噪步骤中,包括:
所述滤波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毛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间域转换步骤中,对图像C进行傅里叶逆变换的具体算法为:
其中,uC、vC为图像C中的像素点坐标位置,F(uC,vC)为图像C中对应像素点的值,xD、yD为图像D中的像素点坐标位置,f(xD,yD)为图像D中对应像素点的灰度值。
7.一种碳纤维表面毛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图像模块,用于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拍照,并对照片进行灰度化处理生成图像A;
频域转换模块,用于对图像A进行傅里叶变换,把图像A从空间域转换到频域,形成图像B;
滤波除噪模块,用于设定滤波矩阵M,将图像B与滤波矩阵M卷积,形成图像C;
空间域转换模块,用于对图像C进行傅里叶逆变换,把图像C从频域转换到空间域,形成图像D;
判断疵点模块,用于设定灰度阈值k,遍历图像D中的所有像素点,将灰度值大于k的像素点标记为疵点;
判断毛团区域模块,用于设定面积阈值m,提取图像D中疵点位置相邻的区域,并将区域内疵点的个数记为S,若S大于m,则将该区域判定为毛团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毛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打光模块,用于向碳纤维表面打光。
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毛团检测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碳纤维表面毛团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12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