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份复合型地坪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3110.0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1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张启龙;杨辉;华怀偶;董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183/04;C09D7/63;C04B41/71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12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组份 复合型 地坪 硬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组份复合型地坪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地坪硬化材料包括混合溶液形式的A、B两种组份,其中:
A组份溶液包括: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20~50%、纳米二氧化硅溶胶15~45%、盐酸溶液1~5%,表面活性剂0.6~1%、硅烷偶联剂0.1~0.5%;
B组份溶液包括:纳米二氧化硅溶胶5~15%、甲基硅酸钾水溶液1~5%;
余量为蒸馏水,在A、B两种组份中用量相等;
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占比,是指各组分在硬化剂总质量中的百分占比;
所述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的浓度为0.15~0.8mol/l,纳米二氧化硅溶胶的固含量为15%~35%;盐酸溶液的浓度0.1~0.8mol/l;甲基硅酸钾水溶液的浓度0.5mol/l;
在使用时,先将A组分溶液喷涂或滚涂至混凝土地面表层,渗透并反应;然后均匀喷涂B组分,反应后对地面进行研磨、清洗和晾干处理;再以A组分溶液喷涂或滚涂地面,反应后进行最后的研磨抛光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复合型地坪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20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复合型地坪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是3-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双-(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复合型地坪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溶胶中,固体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5nm。
5.权利要求1所述双组份复合型地坪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所述质量配比关系和浓度要求,称量或配制各原料组分,备用;
(2)在反应容器中称取一半用量的蒸馏水,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进行搅拌;以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3~6后,依次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溶胶、硅烷偶联剂和表面活性剂;在45~80℃水浴温度下搅拌均匀,获得A组份溶液;降温至室温,备用;
(3)在另一个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和甲基硅酸钾水溶液,再加入剩余的蒸馏水,在25~40℃条件下搅拌均匀,获得B组份溶液,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300~1000rpm,搅拌时间为15~65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搅拌速度为150~300rpm,搅拌时间为30~60min。
8.权利要求1所述双组份复合型地坪硬化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地坪研磨设备对混凝土地面表层进行研磨处理,清水冲洗后晾干;
(2)将A组分溶液喷涂或滚涂至地面上,用拖布来回涂布均匀,以表面有少量集料作为用量适当的判断依据;
(3)待A组分溶液渗透并与混凝土反应完成6h;将B组分溶液均匀地喷涂至地面上,并在30min内保持充分湿润,反应24h;
然后采用研磨设备对已喷涂过B组分溶液的地面进行研磨,清水冲洗后晾干;
(4)再以A组分溶液喷涂或滚涂至地面上,用拖布来回涂布均匀,保持表面充分浸润;反应4h后,用抛光机进行最后的研磨抛光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份溶液用量为0.5kg/m2,B组份溶液用量为0.2kg/m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保持充分湿润是指以喷涂或滚涂方式持续补充适量的B组分溶液至基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未经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31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