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格列齐特缓释片溶出曲线的测定方法、相似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6658.0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7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谢子立;唐秀秀;孙备;李显庆;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安徽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迎新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格列齐特缓释片溶出 曲线 测定 方法 相似性 评价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格列齐特缓释片溶出曲线的测定方法、相似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采用流通池闭环或开环系统在不同条件下测定格列齐特缓释片在不同时间点的溶出度,并绘制溶出曲线,然后通过相似因子f2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本发明的实验条件可灵活变化,可实现对人体胃肠道生理环境的动态模拟,而且开环系统可提供连续的新鲜溶出介质,对于难溶性药物能够提供合适的漏槽条件,更好地反应格列齐特缓释片的质量,弥补了传统溶出测定方法的不足,溶出测定结果与药物在体内的释放行为更为接近,更具有实际意义,适用的剂型广泛,且可为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一致性评价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格列齐特缓释片溶出曲线的测定方法、相似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口服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测定在评价药品内在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成为药品研究、质量评价、质量控制及生产工艺检测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同时也是建立体内外相关性的基础。
格列齐特,化学名为1-(3-氮杂双环[3.3.0]辛基)-3-对甲苯磺酰脲,分子式C15H21N3O3S,属于第二代磺酰脲类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本品的长期治疗能够提高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增强受体后胰岛素敏感途径。另外,它还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低复发率以及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潜力等。
格列齐特缓释片是一种新的格列齐特药物制剂,它采用一种独特的亲水性机制设计,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有助于药物的有效成分按需释放、调节血药浓度,使其与人体血糖水平波动相吻合,它还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吸收不受食物作用的影响。格列齐特缓释片,在体内滞留时间较长,受胃肠道生理条件如pH、胃肠道空腹或饱食、滞留时间等因素影响较大。传统溶出方法采用的机械装置运动状态单一,和胃肠道内的层流液体状态及蠕动、转运、转动等动态过程差距较大;实验过程中通常采用同种溶出介质,介质的组成和pH不随时间而变化,和体内实际情况差异较大,不能更好的模拟缓释制剂体内释放情况。
在传统溶出测定方法溶出曲线一致的情况下,国产格列齐特缓释片目前报道通过临床生物等效性试验较低。因此,为了能对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做出预判,提高临床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成功率,建立一种区分力强的体外溶出检测方法对于格列齐特缓释片一致性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格列齐特缓释片溶出曲线的测定方法、相似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通过模拟体内溶出动态过程,测定格列齐特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不仅可以科学有效的评价仿制制剂的质量,而且可以用于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一致性评价工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格列齐特缓释片溶出曲线的测定方法,采用流通池法对格列齐特缓释片进行溶出度测定,包括以下步骤:
溶出介质泵入流通池,对流通池内的格列齐特缓释片进行溶出释放,溶出液输出至采样装置,在设定时间内对采样装置内的样品进行采集;
所述流通池为闭环流通池或开环流通池;
当流通池采用闭环流通池时,对格列齐特缓释片进行溶出释放的步骤为:
将格列齐特缓释片样品置于流通池中的样品架上,溶出介质经过装有恒温装置的热交换器的水浴,通过恒流泵泵入流通池的下端,与格列齐特缓释片样品接触后,经流通池上端的滤过系统过滤后回到介质存储瓶;
所述流通池锥形部装满玻璃珠,使溶出介质在流通池内以层流方式流动;采用五种不同的溶出介质,溶出介质的体积为1000mL,流速为16mL·min-1,温度为37.0±0.5℃,在固定的时间点测定溶出液中格列齐特的浓度,直至格列齐特缓释片溶出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安徽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未经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安徽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6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