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循环方格雕刻拉舍尔毛毯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8827.4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3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彭宪忠;侯飞;傅夏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真爱时尚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16 | 分类号: | D06P1/16;D06P1/52;D06P3/82;D06P5/02;D04B21/00;D06C7/02;D06C13/08;D06C15/00;D06B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何俊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循环 方格 雕刻 拉舍尔 毛毯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毛毯的生产方法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循环方格雕刻拉舍尔毛毯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用两种超有光涤纶纤维进行间隔排列经编,使用CAD系统控制经编机,异向移动经编机的毛纱梳栉,得到坯布后切割;对坯布采用轧染的方式染色,染液包括分散染料和增稠剂,之后进行汽蒸固色处理;后处理:使用柔软剂进行水洗上柔处理后脱水,再依次进行拉幅定型、高梳梳毛、两次烫剪和两次烫光处理,最终得到大循环方格雕刻拉舍尔毛毯。本发明利用两种有光丝的不同反光特点,使产品产生不同光泽,富有立体感;方块雕刻图案清晰、纹理逼真、抽象感强,毛毯柔软、使用舒适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毯的生产方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循环方格雕刻拉舍尔毛毯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地毯具有质地柔软、脚感舒适,特别适宜于居家、宾馆的卧室、客厅、书房以及大厅的地面装饰,装饰后也能够体现高贵、华丽、美观、气派的风格,同时具有隔热、防潮的作用。拉舍尔毛毯是在拉舍尔经编机编织,通过剖绒、印花、整理和缝纫包边制作而成。拉舍尔毛毯具有手感柔软、毛簇丰满、立毛感强、色彩图案赏心悦目等特点。与其它毛毯相比,其优点突出:手感非常舒适柔软、纤维细腻、不掉毛、保暖而透气、数码染色、颜色亮丽而不退色,保暖性能独一无二,属于主要床上用品之一。
传统经编坯布图案通过印花得到所需图案,该方法图案暗淡、颜色单调、创新力不够等。经编CAD系统可以通过扫描仪把花纹图案转移到计算机中,通过CAD系统进行梳节分配,然后自动确定每把梳节的垫纱运动,从而可以确定每把梳节的花型数据。CAD系统不仅可以进行花型设计,而且能够进行朱武效应仿真,最终还可以记录各项数据,并把这些数据保存到软盘上,直接用于对经编机的控制。同时对产品的组织、纱线排列模拟产品通过后整理后得到的外观和起毛隐藏组织、所需花纹的效果,通过系统模拟开发出来的产品图案与印花花型完美结合,得到花型图案清晰,编织图案朦胧、若隐若现,产品设计新颖、视觉冲击力强等特点。
公开号为CN20915906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华夫格地毯,分别以针织布条经线、针织布条纬线交错编织而成的凹方格和凸方格,或是包括分别以针织布条经线、针织布条纬线、纱线地经交错编织而成的凹方格和凸方格。其不足之处在于采用传统经编方式,形成的织物图案纹理感较差,且柔软舒适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大循环方格雕刻拉舍尔毛毯的生产方法,得到的织物表面图案清晰,纹理逼真、抽象感极强,方块感极其丰富,并且产品柔软、使用舒适性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循环方格雕刻拉舍尔毛毯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用两种超有光涤纶纤维进行间隔排列经编,使用CAD系统控制经编机,异向移动经编机的毛纱梳栉,得到坯布后切割;
(b)染色:对坯布采用轧染的方式染色,染液包括分散染料和增稠剂;之后进行汽蒸固色处理;
(c)后处理:使用柔软剂进行水洗上柔处理后脱水,再依次经拉幅定型、高梳梳毛、两次烫剪、两次烫光处理后,得到大循环方格雕刻拉舍尔毛毯。
利用两种涤纶超细纤维167dtex/228F超细旦涤纶低弹丝与167dtex/84F涤纶全牵伸超有光丝的不同反光特点,有规律的间隔排列组合,采用变化经锻经编组织,使产品产生不同光泽,富有立体感凹凸效应。使用CAD系统控制经编机,以得到清晰、纹理逼真、抽象感强的方块雕刻图案。在经编机调整过程中,尤其是两把毛纱梳栉,在生产普通产品时,都是同向移动,而大循环方格雕刻毛毯是异向移动,在导纱针安装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好舌针的相对位置,否则容易造成有光丝的断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真爱时尚家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真爱时尚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88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