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用途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5672.7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8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棚超;杨红新;张建彪;高攀龙;曾维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胡晓静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用途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用途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车辆的车辆历史使用数据;基于车辆历史使用数据,提取待识别车辆对应的第一车辆用途特征;分别计算第一车辆用途特征与第一样本数据集中不同用途类型车辆对应的第二车辆用途特征的相似度;基于相似度,确定第一样本数据集中的第二样本数据集;基于第二样本数据集中不同用途类型车辆的占比,确定待识别车辆的车辆用途。通过比较待识别车辆的历史使用数据与样本数据集中的车辆用途特征的相似度进行样本数据集的筛选,利用筛选出样本数据集中不同用途类型车辆的占比确定待识别车辆的车辆用途。实现了车辆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用途数据进行细化分类,保证数据分析的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用途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不同用途(私家车、运营车)的新能源车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容量衰减、内阻增加、充放电规律等表现不同。私家车、运营车的数据混杂会对电池容量、内阻等指标分析造成干扰,例如对热失控特征规律的挖掘、算法阈值的定量分析产生偏差等,造成数据分析的结果不具备实际指导意义。因此,如何对车辆的用途进行准确的识别对电池的数据分析及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对新能源车用途区分,主要依靠新能源车销售的信息的输入。但是,由于新能源车可能存在转售,造成营运车变私家车、私家车变营运车的用途变更,但新能源车全生命周期用途记录可能保存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厂家,甚至无法收集新能源当前阶段的用途信息,且新能源车销售信息属于客户隐私,主机厂不会将该信息输出,无法对新能源车全生命周期用途信息形成有效的监控。因此,如何在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实现用途精准识别,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用途识别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车辆全生命周期用途精准识别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用途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待识别车辆的车辆历史使用数据;
基于所述车辆历史使用数据,提取待识别车辆对应的第一车辆用途特征;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车辆用途特征与第一样本数据集中不同用途类型车辆对应的第二车辆用途特征的相似度;
基于相似度,确定所述第一样本数据集中的第二样本数据集;
基于所述第二样本数据集中不同用途类型车辆的占比,确定所述待识别车辆的车辆用途。
可选地,所述分别计算所述第一车辆用途特征与第一样本数据集中不同用途类型车辆对应的第二车辆用途特征的相似度,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车辆用途特征与当前用途类型车辆对应的当前第二车辆用途特征的距离;
基于所述距离确定所述第一车辆用途特征与所述当前第二车辆用途特征的相似度。
可选地,所述基于相似度,确定所述第一样本数据集中的第二样本数据集,包括:
基于相似度对所述第一样本数据集中不同用途类型车辆对应的第二车辆用途特征进行降序排序,确定排序列表;
基于预设筛选数量,从所述排序列表依次进行筛选构成所述第二样本数据集。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样本数据集中不同用途类型车辆的占比,确定所述待识别车辆的车辆用途,包括:
对所述第二样本数据集中不同用途类型车辆的占比进行排序;
基于最大占比的用途类型车辆,确定所述待识别车辆的车辆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5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结构及齿轮箱
- 下一篇:一种障碍物的识别方法、系统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