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安全辅助拆接地线机器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6626.9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2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裴云庆;吕泽承;田树军;蒋圣超;王飞风;李泰霖;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8/00;B25J19/00;B25J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注鱼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56 | 代理人: | 刘玉珠 |
地址: | 53002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安全 辅助 接地线 机器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压安全辅助拆接地线机器人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雷达导航模块、红外摄像头、人工智能摄像头、机械手臂、蓝牙无线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智能监控终端;雷达导航模块、红外摄像头、人工智能摄像头、机械手臂、蓝牙无线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与中央控制器连接,雷达导航模块传输导航信号数据至中央控制器,红外摄像头采集红外图像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人工智能摄像头采集图像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控制机械手臂进行工作和控制声光报警模块报警,蓝牙无线模块接收中央控制器传输的信号数据信息,并发送至智能监控终端。实现机器人自动挂接地线、拆除地线和自动报警,防止因工作人员安全措施没有做到位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安全辅助拆接地线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进行高压试验存在以下安全隐患:试验过程需要频繁的拆装接地线,对于单个试品逐个进行工频耐压试验的频率更好,试验人员在频繁拆装接地线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因疲惫和忘记接地线或忘记拆地线,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试验过程需要较多的辅助人员参与,而且可能存在不同区域的交叉试验工作,辅助人员可能误入带电试验区域而导致触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安全辅助拆接地线机器人系统,实现了机器人自动挂接地线和拆除地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安全辅助拆接地线机器人系统,包括电流互感器、信号发射器、中央控制器、雷达导航模块、红外摄像头、人工智能摄像头、机械手臂、蓝牙无线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智能监控终端;雷达导航模块、红外摄像头、人工智能摄像头、机械手臂、蓝牙无线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与中央控制器连接,雷达导航模块传输导航信号数据至中央控制器,红外摄像头采集红外图像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人工智能摄像头采集图像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控制机械手臂进行工作,蓝牙无线模块接收中央控制器传输的信号数据信息,并发送至智能监控终端,中央控制器控制声光报警模块进行报警;电流互感器与信号发射器连接,电流互感器采集高压进线处的电流信号传输至信号发射器,信号发射器将高压进线处的电流信号进行发送,蓝牙无线模块接收信号发射器发送的高压进线处的电流信号,并传输至中央控制器。
进一步的,雷达导航模块接收中央控制器发送的接地指令信号;当雷达导航模块执行接地指令信号时,雷达模块对接地地点处进行导航定位,并确定接地地点处,雷达导航模块传输导航信号数据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接收雷达导航模块发送的导航信号数据,中央控制器根据导航信号数据控制机器车到达接地地点处。
进一步的,红外图像信号包括图像特征信号和温度特征信号;第一红外图像信号包括第一图像特征信号和第一温度特征信号,第二红外图像信号包括第二图像特征信号和第二温度特征信号,第三红外图像信号包括第三图像特征信号和第三温度特征信号……第N红外图像信号包括第N图像特征信号和第N温度特征信号;中央控制器接收红外摄像头发送的红外图像信号,并将红外图像信号进行识别判断处理,识别判断处理方式包括:
中央控制器将红外图像信号进行识别,通过识别出图像特征信号,以使确定识别出与图像特征信号相对应的红外图像信号,中央控制器将温度特征信号进行识别,识别出红外图像信号最高温度信号,并进行判断;若红外图像信号的最高温度信号大于或等于报警温度阈值,则中央控制器发送报警温度信号至声光报警模块;若红外图像信号的最高温度信号小于报警温度阈值,则中央控制器不发送报警温度信号至声光报警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66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