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路供电输入防电压倒灌的方法及防倒灌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8802.2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2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柱;余海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尧云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2 | 分类号: | H02H7/12;H02H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李永刚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供电 输入 电压 倒灌 方法 电路 | ||
一种基于多路供电输入防电压倒灌的方法及防倒灌电路,属于多路供电输入装置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多路供电防输入的路数数量为n;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将多路供电输入中的每两个供电输入为一组电连接至第一级防倒灌电路,输出若干个第一级输出;再将若干个第一级输出每两个为一组电连接至第二级防倒灌电路,输出若干个第二级输出;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经过第s级防倒灌电路的输出结果的数量为一个,即第s级输出。通过防倒灌电路可以大大降低电路能耗,通过PMOS供电的热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满足降低能耗的基础上,优化减少器件,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了产品可靠性;优化减少器件数量,以便可以更好的适应产品小型化设计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路供电输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路供电输入防电压倒灌的方法及防倒灌电路。
背景技术
产品为了供电的便捷性,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多接口、多路电压供电以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特别是在机载设备装配的产品,一般需要预留至少两种电源接口供电,一路是机载上正常供电,另一路是维护电源,航空或航天产品在飞行期间采用的是机上的电源正常供电,在完成飞行任务后降落到机场停止工作,机载设备想进行维护或对重要数据导出就需要通过预留的维护电源供电,这时就需要设计多路电源输入解决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供电接口需求,多路供电电路之间的电源不能倒灌到对方供电电源,以免高电压倒灌到低电压端损坏对方供电设备。
现在产品采用比较多简单处理方法是利用二极管的单通特性设计,两路电压通过二极管后给后端供电,利用二极管单通特性防电压不会倒灌到对方供电设备。但是采用二极管防倒灌存在两个缺点,一是经过二极管的电源有比较大压降,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约0.7V左右,对与低电压输入的电路因压降过大无法使用,如5V输入,经过二极管后电压值降为4.3V,降压值超过了10%;二是浪费能耗,经过二极管的电流越大,浪费的能耗越大,经过二极管的压降乘以经过二极管的电流为损耗电能,转换成热量散发,如5V输入,经过二极管后电压值降为4.3V,电源压降为0.7V,产品的工作电流需要10A时,此时7W的功耗转换成热量损耗。
还有一种常见方式为通过控制芯片加MOS管实现,这类控制芯片国外生产商生产较多,如LTC4412ES6等芯片,利用芯片控制对比两路输入电压,控制两路PMOS管开关,优先选电压高的输入,防止两路电压倒灌。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主要针对的是两路电压输入,对于两路以上输入的电压,如3路电压输入不能处理;控制需要放置控制芯片,器件数量多会占用更多的PCB尺寸,对小型化产品设计不利;放置控制芯片增加成本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多路供电输入防电压倒灌的方法及防倒灌电路。
本发明所述基于多路供电输入防电压倒灌的方法, 包括:
设多路供电防输入的路数数量为n;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将多路供电输入中的每两个供电输入为一组电连接至第一级防倒灌电路,输出若干个第一级输出;
再将若干个第一级输出每两个为一组电连接至第二级防倒灌电路,输出若干个第二级输出;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经过第s级防倒灌电路的输出结果的数量为一个,即第s级输出。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基于多路供电输入防电压倒灌的方法,若多路供电输入的路数数量n为奇数时,任选n-1路供电输入;
将n-1路供电输入中的每两个供电输入为一组电连接至第一级防倒灌电路,输出若干个第一级输出;
再将若干个第一级输出每两个为一组电连接至第二级防倒灌电路,输出若干个第二级输出;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经过第s级防倒灌电路的输出的结果的数量为一个,即第s级输出;
最后将前述n路供电输入中剩余的一路供电输入与第s级输出电连接至第s+1级防倒灌电路,输出一个第s+1级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尧云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未经尧云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88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