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蓝型油菜BnHBBD基因定点突变的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75160.9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0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谭小力;耿瑞;朱克明;王政;丁丽娜;曹军;李玉龙;薛怡萱;单悦;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55;C12N9/22;C12N15/82;C12N1/21;C12N15/29;C07K14/415;A01H5/00;A01H5/02;A01H6/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蓝 油菜 bnhbbd 基因 定点 突变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蓝型油菜BnHBBD基因定点突变的方法及应用,属于植物基因编辑和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中,针对甘蓝型油菜中的BnHBBD基因设计筛选靶点Target1和Target2,并设计sgRNA序列,然后将2个靶点分别与2个相同的sgRNA序列连接,构建出双靶点基因编辑载体pKSE401‑BnHBBD‑CRISPR,转化甘蓝型油菜,实现对甘蓝型油菜BnHBBD基因的定点突变,通过自交来分离载体所携带的外源基因得到具有长开花期、抗菌核病和角果不易开裂的非转基因油菜新材料;本发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甘蓝型油菜中进行编辑,极大的缩短了新种质的获得周期,为油菜育种提供创新种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编辑和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蓝型油菜BnHBBD基因 定点突变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我国种植最广泛的油料作物之一,它不仅可以用来生产食用油, 也可用来观赏,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生物育种和种子工程发展迅速,目前,我国的 育种手段和技术更加注重生物育种,并即将对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设立重点专 项,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自主研发水平。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油菜花颜色鲜艳、花色多、分布广泛、管 理简单、投入较低,很自然的就成为了极具观赏价值的农田景观作物,油菜旅游业逐渐愈发 火热。最为出名的江苏兴化的垛田油菜花景区和青海门源的油菜花海景区,仅一天的门票收 入就有近百万,综合旅游收入数十亿(数据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门源县人民政府)。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是一种新兴、精确的能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基因进行修饰的 基因工程技术。近年来,有研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大豆中LNK2基因的敲除影响了大豆的 开花时间,还有研究利用CRISPR/Cas9系统获得水稻突变体,发现丙酮酸酶和细胞周期蛋白 的表达之间的关系,提高了籽粒产量;研究还发现通过多重gRNA和单gRNA敲除油菜中异 源四倍体的多个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PAT(Lysophosphatidic acidacyltransferase)基因会引 起脂肪酸含量变化。目前,CRISPR/Cas9系统定点突变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可以极大缩短新 种质的获得周期。
目前,油菜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开花时,油菜的各个部位可能会被传播核盘菌子囊孢子。 在油菜的各个部位中,凋落的花瓣带菌率最高,且菌丝会随着花瓣的脱落飘落到茎和叶片上, 对油菜进行再次侵染,进而造成大面积菌核病发病。除此之外,油菜还存在着角果易开裂, 机械化收割造成菜籽损耗大、收割效率不高、适宜观赏花期短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蓝型油菜BnHBBD基因定点突变的方法 及应用。在本发明中,利用CIRSPR/Cas9系统对甘蓝型油菜的BnHBBD基因定点突变来育种, 获得了一种具有长开花期、抗菌核病和角果不易开裂的转基因植株。其中,基因BnHBBD名 中,Bn表示油菜英文简写,H、B、B、D分别为花(Hua)、瓣(Ban)、不(Bu)、掉(Diao)的汉语拼音首字母。
本发明中,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甘蓝型油菜BnHBBD基因定点突变的CRISPR/Cas9系统 序列元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元件组包括U6-26p-Target1-gRNA、U6-26p-Target2-gRNA 和根据密码子优化后的Cas9基因;所述U6-26p-Target1-gRNA包括启动子U6-26p,gRNA骨 架结构和Target1;所述U6-26p-Target2-gRNA包括启动子U6-26p,gRNA骨架结构,Target2;
其中,所述甘蓝型油菜BnHBBD基因包括BnHBBD-C06和BnHBBD-A07,所述Target1为基因BnHBBD-C06的靶点序列,所述-Target2为基因BnHBBD-A07的靶点序列。
其中,所述Target1的核苷酸序列为:5’-TACGATGGTTCTGCTCTGTC-3’(SEQ.ID.NO.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51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