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铠甲建盏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6188.4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6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长和 |
主分类号: | C04B33/04 | 分类号: | C04B33/04;C04B33/24;C04B33/34;C03C8/00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邓贵琴;刘兆庆 |
地址: | 354200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铠甲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铠甲建盏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坯体、主体釉浆和口沿釉浆,施釉,将施釉后的坯体进行焙烧,得到铠甲建盏。本发明烧制得到的铠甲建盏,口沿为红褐色,口沿润滑。釉面主体色泽为银灰色,毫丝立挺分明,凹凸有致,有如将军的铠甲一般粗犷有劲,坚不可摧,油滴隐匿在毫丝中若隐若现,别具一格,从而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瓷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铠甲建盏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黑釉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中的一朵奇异之花,闻名于海内外。建盏是黑釉瓷器的典型代表,迄今仍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消费者和陶瓷收藏家的眼球。
目前所报道的制备建盏的方法存在如下局限性:第一、配方的选择和工艺步骤的控制不明晰,建盏的坯体易产生开裂和变形等缺陷,釉面容易发生流釉粘底、起泡,针眼多等缺陷,成品率低;第二,建盏釉面普通,创新性较低。以上局限性导致制备的建盏具有较差的外观,降低建盏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铠甲建盏的制备工艺,该铠甲建盏釉面优美有新意,从而提高建盏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铠甲建盏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坯体、主体釉浆和口沿釉浆,其中,
所述坯体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1.8-2.2重量份的红土和7.5-8.5重量份的高岭土混合、粉碎、加水淘洗,过80-90目筛,压滤、炼泥、陈腐,得到坯泥;将所述坯泥拉坯成型、修坯,在850-870℃下素烧5.5-6.5h,取出,得到坯体;
所述主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290-310重量份的釉石、33-37重量份的铁红、33-37重量份的滑石、48-52重量份的石灰石、190-210重量份的钾长石和610-630重量份的水进行研磨,过90-100目筛,得到主体釉浆;
所述口沿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95-105重量份的高岭土、14-16重量份草木灰和115-125重量份的水进行研磨,过90-100目筛,得到口沿釉浆;
所述草木灰的制备:将晒干的松木9-10重量份和凤尾草0.2-0.3重量份混合,燃烧,收集灰烬,得到草木灰;
(2)施釉:从坯体的口沿向下5-7mm处的坯体内外壁均施口沿釉浆,晾干,施釉厚度为0.15-0.25mm;然后将主体釉浆倒满所述坯体内,停留5-6s,再将坯体反扣到所述主体釉浆中浸泡4-5s,所述坯体外底部不施釉,晾干,得到施釉后的坯体;
(3)焙烧:将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包括以下步骤:
(3.1):炉温以160-180℃/h的速率从常温升温至1345-1355℃;
(3.2):1345-1355℃保温0.8-1.2h后,继续保持保温状态向电窑炉内投油柴,间隔2.8-3.3min一次,共投6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395-405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电窑炉断电停炉;
(3.3):当电窑炉温度降至1095-1105℃时向电窑炉内投油柴,电窑炉温度每降9-11℃投一次油柴,共投4次,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每立方米的电窑炉空间投放295-305g;投完最后一次油柴后,打开炉门,当电窑炉温度降至895-905℃时关闭炉门,当电窑炉温度降至845-855℃时电窑炉通电加热,炉温以245-255℃/h的速率上升至1095-1105℃,电窑炉断电停止加热,打开炉门,降温冷却,出窑。
优选地,所述的铠甲建盏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坯体、主体釉浆和口沿釉浆,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长和,未经徐长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61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的双向冲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工业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