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因缺失的减毒非洲猪瘟病毒构建及其作为疫苗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079587.6 申请日: 2021-09-15
公开(公告)号: CN114272365A 公开(公告)日: 2022-04-05
发明(设计)人: 陈鸿军;刘英楠;谢振华;宋庆庆;狄栋栋;龚浪;王衡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9/12 分类号: A61K39/12;A61P31/20;C12N7/04;C12N15/34
代理公司: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代理人: 范盈
地址: 20024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因 缺失 非洲 猪瘟 病毒 构建 及其 作为 疫苗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减毒株及由该毒株制备的活疫苗,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缺失I73R基因的非洲猪瘟病毒减毒株及其活疫苗,缺失I73R全部基因功能的非洲猪瘟病毒减毒株,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利用该减毒株制备的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活疫苗,可保护易感猪免受ASFV强毒自然感染或人为攻毒,可用于非洲猪瘟的预防。下一步计划在此基础上再联合缺失其他致病基因片段或全基因可进一步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减毒株及由该毒株制备的活疫苗,尤其是公开了一种含I73R基因缺失的非洲猪瘟病毒减毒株及其活疫苗,缺失I73R基因功能的非洲猪瘟病毒减毒株,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利用该减毒株制备的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活疫苗,属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非洲猪瘟(ASF)是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致死性传染病,对于家猪的致死率高达100%,目前尚未有商品化用于防治该病的有效疫苗,针对非洲猪瘟的防控,目前主要采取扑杀和拔牙清除等措施。非洲猪瘟最初于1921年在肯尼亚首次爆发,随后迅速在家猪和野猪中流行。自20世纪50年代进入欧洲,整个欧洲地区用了40年的时间才真正清除该病。然而,非洲猪瘟在2007年再次由东非国家传入格鲁吉亚,并于2018年8月传入中国,仅一年的时间,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均发现并报道爆发非洲猪瘟疫情,生猪产量下降40%,给中国民生造成巨大的影响,成为威胁我国养猪业的头号疫病。基于我国现阶段养猪业遭受重创的基本国情,疫苗免疫是作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自非洲猪瘟发现100多年以来,各种疫苗研制策略,包括灭活疫苗、传代致弱疫苗或天然弱毒苗、亚单位疫苗、新型佐剂以及载体疫苗等保守疫苗研制方案均在非洲猪瘟的防控上做过尝试,但收效甚微。只有基于活病毒采用基因缺失的手段制备的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重组疫苗才是防控非洲猪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ASFV基因组庞大,编码150~170左右个基因,基因排列紧密,双向读码,具有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目前报道的ASFV毒力基因只要包括:CD2v、DP148R、DP71L、I177L、9GL、UK以及MGF360、MGF110、MGF505等多基因家族,但基于以上毒力基因得到的单基因缺失或多基因缺失得到的重组病毒疫苗候选株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安全性、保护效力或毒力残留等问题,对我国目前养猪业的现状以及长远的生物安全防控来看,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例如,基于中国流行的基因II型病毒进行CD2v或DP148R缺失,减毒效果极其有限;基于MGF360、MGF505、MGF110家族基因的单基因缺失或多基因联合缺失,虽然能够显著降低病毒的毒力,但病毒基因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存在基因重排的风险,致使田间使用过程中毒力反强风险大大增加,并且田间实验发现基于MGF360和MGF505家族基因的人工缺失疫苗使用后可引起慢性病变,如皮肤溃烂、发热或关节肿胀等不良反应;基于DP71L、9GL、UK或DP96R等缺失构建的减毒重组病毒,免疫动物后出现一过性发热的副反应以及免疫病毒无法被猪体完全清除等问题。另外,在ASFV减毒缺失疫苗的制备过程中,鉴定和阐明基因功能,对靶基因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往往既要考虑免疫的安全性,又要兼顾足够的保护性能,达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平衡。

发明内容

申请人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I73R是一个ASFV编码的早期高表达的非结构蛋白,序列保守,且定位于细胞核中,参与调控宿主基因的转录和宿主蛋白的表达,本发明首先发现ASFV I73R能够抑制宿主抗病毒蛋白Viperin的表达,而后又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缺失I73R基因,从而获得一株具有足够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非洲猪瘟病毒株,可作为制备非洲猪瘟疫苗的候选病毒株,并对未来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缺失I73R基因的非洲猪瘟病毒减毒株及其活疫苗,即缺失了I73R全部基因功能的非洲猪瘟活病毒,I73R基因全部缺失后即表现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可保护易感猪免受ASFV强毒自然感染或人为攻毒,可用于非洲猪瘟的预防。在此基础上再联合缺失其他致病基因片段或全基因可进一步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9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