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低碳轻烃和环烷基特种油品的加氢裂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1819.1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6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莫昌艺;任亮;胡志海;毛以朝;赵广乐;赵阳;严张艳;钱继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5/02 | 分类号: | C10G6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低碳轻烃 环烷 特种 油品 加氢裂化 方法 | ||
1.一种生产低碳轻烃和环烷基特种油品的加氢裂化方法,蜡油原料油和氢气混合后依次经过加氢处理单元、加氢裂化反应单元和补充精制单元进行反应,各反应单元之间不进行反应流出物的分离,补充精制单元的反应流出物经分离后,至少得到低碳轻烃、富含链烷烃的轻石脑油和富含环烷烃的中间馏分油和富含环烷烃的尾油,富含环烷烃的中间馏分油和富含环烷烃的尾油为环烷基特种油品,其中:
加氢处理单元中,控制蜡油原料油芳烃饱和率≮40%;
加氢裂化反应单元中装填加氢裂化催化剂,同时控制350℃馏分转化率≮50%;
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金属组分,所述载体包括耐热无机氧化物和分子筛,所述活性金属组分选自第VIB族金属和第VIII族非贵金属中至少两种金属组分,以载体为基准,分子筛为10重量%~75重量%,余量为耐热无机氧化物,所述分子筛的硅铝摩尔比为20~50,孔径为0.4nm~0.58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蜡油原料油的初馏点为300~350℃,选自常压蜡油、减压蜡油、加氢蜡油、焦化蜡油、催化裂化重循环油、脱沥青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处理单元中依次装填加氢保护剂、任选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和加氢精制催化剂I,以加氢处理单元整体催化剂为基准,加氢保护剂、任选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加氢精制催化剂I的装填体积分数分别为:3%~10%;0%~20%;7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处理单元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为3.0MPa~20.0MPa,反应温度为280℃~400℃,液时体积空速为0.5h-1~6h-1,氢油体积比为300~2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保护剂含有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金属组分,载体选自氧化铝、氧化硅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活性金属组分选自第VIB族金属、第VIII族非贵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加氢保护剂的重量为基准,以氧化物计,活性金属组分为0.1~15重量%,加氢保护剂的粒径为0.5~50.0mm,堆密度为0.3~1.2g/cm3,比表面积为50~300m2/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含有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金属组分,载体选自氧化铝、氧化硅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活性金属组分选自第VIB族金属、第VIII族非贵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以氧化物计,活性金属组分为3~30重量%,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粒径为0.2~2.0mm,堆密度为0.3~0.8g/cm3,比表面积为100~250m2/g。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I是负载型催化剂,载体为氧化铝和/或氧化硅-氧化铝,活性金属组分为至少一种选自第VIB族金属和/或至少一种选自第VIII族金属;所述第VIII族金属选自镍和/或钴,所述第VIB族金属选自钼/或钨,以加氢精制催化剂I的总重量为基准,以氧化物计,所述第VIII族非贵金属的含量为1~15重量%,所述第VIB族非贵金属的含量为5~40重量%,
优选,活性金属组分选自镍、钼和钨金属中的两种或三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氢处理单元,控制原料油芳烃饱和率小于等于5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裂化反应单元条件为:氢分压为3.0MPa~20.0MPa,反应温度为280℃~400℃,液时体积空速为0.5h-1~6h-1,氢油体积比为300~2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18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共烧陶瓷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头戴式显示设备及其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