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拆卸焊接垫板及标准动车组设备舱横梁焊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2633.8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1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双剑;许洪华;汪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联诚宏达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范琳 |
地址: | 266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焊接 垫板 标准 车组 设备 横梁 工艺 | ||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可拆卸焊接垫板及标准动车组设备舱横梁焊接工艺。可拆卸焊接垫板包括垫板主体、第一辅助垫板和第二辅助垫板,将该可拆卸焊接垫板用于标准动车组设备舱横梁焊接工艺,使得焊接操作简单,并提高了焊缝的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焊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拆卸焊接垫板及标准动车组设备舱横梁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客户对标准动车组焊接件要求不断提高,对标准动车组设备舱横梁焊接要求也越来越高,标准动车组设备舱横梁的压紧滑轮安装座,不仅受到压紧底板时的静载,还会在动车运行过程中随着速度的变化及震动中承受动载,其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标准动车组设备舱横梁焊缝质量的要求也极高。但是,因为铝合金背面成形,很容易焊穿,下塌很大,导致焊缝质量差。
因此,如何提高标准动车组设备舱横梁的焊接质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标准动车组设备舱横梁的焊接质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焊接垫板及标准动车组设备舱横梁焊接工艺,具体技术方案分别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焊接垫板,所述可拆卸焊接垫板包括垫板主体、第一辅助垫板和第二辅助垫板,所述垫板主体包括第一垫焊面、第二垫焊面、第一调整面和第二调整面,所述第一垫焊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垫焊面,所述第二垫焊面与所述第一调整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调整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垫焊面,所述第二调整面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二垫焊面和所述第一调整面之间;
所述第一辅助垫板包括第一底板、第一支撑部和第一调节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方,所述第一调节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所述第一调节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调整面相配合的第一调节面,所述第一调节面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形成有夹角A,所述夹角A的取值范围为8~12°;
所述第二辅助垫板包括第二底板、第二支撑部和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方,所述第二调节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所述第二调节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调整面相配合的第二调节面,所述第二调节面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形成有夹角B,所述夹角B的取值范围为8~12°。
本申请可拆卸焊接垫板的第一垫焊面和第二垫焊面可以对待焊接的焊缝进行铺垫,提高焊缝的焊接质量。另外,本申请的第一辅助垫板和第二辅助垫板上设置的调节面与底板之间形成的夹角A方便固定及拆卸垫板主体。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垫焊面和所述第二垫焊面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一垫焊面和所述第一调整面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倒角。
第一倒角的设置,使垫板主体能够更好的适应内腔中的圆角,方便垫板主体的安装。第二倒角的设置,可以提高焊缝背面成型的一致性,并能在横梁受热膨胀后,避免垫板主体被内腔卡住,方便垫板主体的取出。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标准动车组设备舱横梁焊接工艺,所述标准动车组设备舱横梁包括L型横梁和U型横梁,所述L型横梁一端和所述U型横梁之间不接触且形成有焊接间隙为2~3mm的待焊接的第一焊缝,所述L型横梁另一端和所述U型横梁之间相接触形成有焊接间隙为1.5~2mm的待焊接的第二焊缝,所述L型横梁和所述U型横梁之间形成有内腔;所述标准动车组设备舱横梁焊接工艺包括:
将上述可拆卸焊接垫板放入所述内腔中,使所述第一垫焊面支撑于所述第一焊缝,所述第二垫焊面支撑于所述第二焊缝;
焊接第二焊缝,完成L型横梁另一端和U型横梁之间的焊接;
焊接第一焊缝,完成L型横梁一端和U型横梁之间的焊接;
分别打磨所述第一焊缝和所述第二焊缝,完成L型横梁两端和U型横梁之间的焊接。
通过使用本申请的可拆卸焊接垫板辅助完成第一焊缝和第二焊缝的焊接,使得焊接操作简单,焊缝熔深也得到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联诚宏达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联诚宏达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26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