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集装箱用钢宽度超极限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83168.X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5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存;何士国;丛志宇;刘旺臣;王杰;马振伟;李江委;宋运涛;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B21B37/74;B21B15/00;B21B37/16;B21B3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佟宁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集装箱 宽度 极限 生产 方法 | ||
一种热轧集装箱用钢宽度超极限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方法:加热区域正压烧钢控制在5~10Pa,控制板坯的上下表面温差30~50℃;粗轧区域导尺余量轧制侧控制在50~100mm,非轧制侧控制在100~200mm;导尺短行程量轧制侧为10~50mm,非轧制侧设定为50~100mm;精轧区域机架导尺余量控制在40~100mm,短行程量为20~50mm;卷取区域导尺余量控制在50~120mm,两次短行程量和为20~100mm。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的状态下,重新设计二级数据模型,开发热轧1580线集装箱用钢宽度超极限的生产方法,生产出1465mm宽集装箱用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集装箱用钢宽度超极限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钢铁行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纷纷实行管理转型,走持续创新之路。某钢厂热轧部立足市场需求,通过实地考察、走访交流,了解到集装箱用钢在1460宽度规格有特殊用量需求,由于机组设计、待料周期等原因,造成下游用户订货自由度受限。
某钢厂1580热轧产线于2008年建成并投产,按照设计规格投产后只能生产最大宽度为1430mm的带钢,为满足客户对集装箱用钢订单的宽度全覆盖的需求,提高下游用户订货的自由度,同时挑战产品规格极限培育高规格、高质量产品利润点,提升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在不改变现有的设备状态下急需研发一种热轧1580线集装箱用钢宽度超极限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轧集装箱用钢宽度超极限的生产方法,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的状态下,研发集装箱用钢宽度超极限的生产方法,重新设计二级数据模型,满足生产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热轧集装箱用钢宽度超极限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方法:
1)加热区域:正压烧钢控制在5~10Pa,控制板坯的上下表面温差30~50℃;
2)粗轧区域:导尺余量轧制侧控制在50~100mm,非轧制侧控制在100~200mm;导尺短行程量轧制侧为10~50mm,非轧制侧设定为50~100mm;
粗轧出口板坯厚度为38~42mm;
粗轧水平辊前两道次的压下量不低于最大设计值的0.9倍,中间道次压下量为最大设计值的0.70~0.80倍,末道次压下量为最大设计值的0.5~0.6倍的;
3)精轧区域:采用前机架小导尺余量,导尺余量随轧机的增加逐渐增大,机架导尺余量控制在40~100mm,短行程量为20~50mm;
4)卷取区域:采用第一架卷取机前导尺小开口度余量,一次短行程到位的技术;后几架卷取机前导尺开口度余量逐渐增大,两次短行程量快速到位的技术,导尺余量控制在50~120mm,两次短行程量和为20~100mm。
粗轧区域带钢中心线控制在±20mm以内。
精轧F1~F3轧辊辊径为710~750mm。
精轧区域带钢中心线控制在±20mm以内。
粗轧区域R1轧机轧出的板坯楔形小于0.5mm。
该方法生产的钢板宽度的超级限值为生产线设计最大宽度值的2.5%以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的状态下,重新设计二级数据模型,开发热轧1580线集装箱用钢宽度超极限的生产方法,生产出1465mm宽集装箱用钢,提高下游用户订货的自由度,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31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