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油调驱剂防粘结粉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4068.9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3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曲国辉;贺伟中;张子璐;刘义坤;李博文;支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B02C23/00;B02C23/16;F25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孙瑞峰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油 调驱剂防 粘结 粉碎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采油调驱剂防粘结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动力真空降温式防粘结装置(1)、回转式压力控制型真空控制进给装置(2)、精密研磨粉碎驱动装置(3)和自搅拌间歇式粉碎研磨执行装置(4),所述回转式压力控制型真空控制进给装置(2)转动设于无动力真空降温式防粘结装置(1)上,所述回转式压力控制型真空控制进给装置(2)转动设于精密研磨粉碎驱动装置(3)中,所述自搅拌间歇式粉碎研磨执行装置(4)环形均布设于精密研磨粉碎驱动装置(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油调驱剂防粘结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真空降温式防粘结装置(1)包括主外壳支撑架(5)、圆筒形主体防护外壳(6)和进给装置限位轴承(7),所述主外壳支撑架(5)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的环置式支撑腿(8),所述圆筒形主体防护外壳(6)卡合设于主外壳支撑架(5)中,所述圆筒形主体防护外壳(6)的内部环形均布设有悬臂式翼形降压弹片(9),所述圆筒形主体防护外壳(6)在悬臂式翼形降压弹片(9)的末端设有翼形弹片自复位单向密封弹板(10),所述进给装置限位轴承(7)卡合设于圆筒形主体防护外壳(6)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油调驱剂防粘结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式压力控制型真空控制进给装置(2)包括回转骨架组件(11)和真空板控制装置(12),所述回转骨架组件(11)转动设于进给装置限位轴承(7)中,所述真空板控制装置(12)环形均布设于回转骨架组件(11)上;所述回转骨架组件(11)包括中空式回转骨架(13)、从动齿圈(14)和顶部环形封板(15),所述中空式回转骨架(13)卡合设于进给装置限位轴承(7)中,所述中空式回转骨架(13)上环形均布设有骨架扇形集料箱(21),所述中空式回转骨架(13)在骨架扇形集料箱(21)的内部设有渗透式粉末过滤板(22),所述中空式回转骨架(13)上环形均布设有骨架扇形凹槽(23),所述从动齿圈(14)卡合设于中空式回转骨架(13)的底部,所述顶部环形封板(15)设于骨架扇形集料箱(2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油调驱剂防粘结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板控制装置(12)包括真空控制挡板转轴(16)、真空控制挡板本体(17)、挡板驱动气囊(18)、气囊控制气阀(19)和弧形高硬度研磨挡板(20),所述真空控制挡板转轴(16)设于骨架扇形凹槽(23)中,所述真空控制挡板本体(17)上设有挡板端部铰环(24),所述真空控制挡板本体(17)通过挡板端部铰环(24)转动设于真空控制挡板转轴(16)上,所述真空控制挡板本体(17)和骨架扇形凹槽(23)的底部滑动密封接触,所述真空控制挡板本体(17)和顶部环形封板(15)的底面滑动密封接触,所述真空控制挡板本体(17)和悬臂式翼形降压弹片(9)的边缘滑动密封接触,所述挡板驱动气囊(18)的一侧设于真空控制挡板本体(17)上,所述挡板驱动气囊(18)的另一侧设于骨架扇形集料箱(21)的侧壁上,所述气囊控制气阀(19)位于骨架扇形集料箱(21)中,所述气囊控制气阀(19)和挡板驱动气囊(18)贯通连接,所述弧形高硬度研磨挡板(20)卡合设于骨架扇形凹槽(23)中,所述弧形高硬度研磨挡板(20)和挡板端部铰环(24)滑动密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油调驱剂防粘结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研磨粉碎驱动装置(3)包括圆台形研磨中心骨架(25)、顶部研磨驱动装置(26)和底部进给驱动装置(27),所述圆台形研磨中心骨架(25)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的骨架底座(28),所述圆台形研磨中心骨架(25)上设有骨架十字形凹槽(29),所述圆台形研磨中心骨架(25)在骨架十字形凹槽(29)上设有骨架浅凹槽(30),所述圆台形研磨中心骨架(25)的底部和回转骨架组件(11)的底部滑动密封接触,所述圆台形研磨中心骨架(25)的侧壁的顶部和弧形高硬度研磨挡板(20)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顶部研磨驱动装置(26)设于圆台形研磨中心骨架(25)的上方,所述底部进给驱动装置(27)设于圆台形研磨中心骨架(25)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40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