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SERPINB7基因突变快速分型的检测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1414.6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1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李明阳;方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五色石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83 | 代理人: | 杜海东 |
地址: | 2014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erpinb7 基因突变 快速 检测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SERPINB7基因突变快速分型的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的引物探针组合,通过扩增引物对及检测探针的巧妙设计,避免了多个引物对及对应的检测探针之间的相互干扰,并经验证使用上述引物探针组合检测SERPINB7基因突变,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此外,本申请试剂盒基于通用荧光定量PCR平台,设备成本低、普及性高,操作简单,结果易判读,全程闭管无污染,更可一次检测4个致病性突变位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外核酸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人SERPINB7基因突变快速分型的检测试剂盒,其中包括特异性的引物探针组合物及配套试剂,以及适用于该试剂盒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长岛型掌跖角化症(Nagashima-type palmoplantar keratosis,NPPK,OMIM615598)属于弥漫性非残毁性掌跖角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掌跖角化病(PPK),属于弥漫性非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是中国汉族人群最常见的掌跖角化症类型。该病于1977年首次在长岛被报告,其发病率相对较高,在我国汉族人群中发病率约3.1/10000。NPPK的致病基因目前已明确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7(serpinfamilyB,SERPINB7)。
SERPINB7基因位于18q21.3,共有8个外显子,起始密码子位于2号外显子,终止密码子位于8号外显子,编码380个氨基酸。目前已报道SERPI NB7基因上NPPK致病突变有:c.796C>T,c.218_219del AGinsTAAACTTTACCT,c.455-1G>A,c.455G>T,c.650-653delCTGT,c.522-523insT,c.336+2T>G,c.122_127delTGGTCC,c.830C>T,c.382C>T,c.635delG,c.271delC,c.1136G>A,其中c.796C>T突变频率最高,通过千人基因组数据库,c.796C>T在中国正常人群中的携带频率为6/197。
NPPK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基础上轻度角化,临床特征为手掌、手背、腕部、足底、足背、踝部、跟腱等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斑块、角化、脱屑,伴手足多汗症,易伴发皮肤浅表真菌感染,多数患者伴有掌跖多汗和/或掌跖部位异味[2-3]。目前尚未找到根治NPPK的治疗方法,维甲酸类药物如维A酸软膏、他扎罗汀或激素软膏如丙酸氯倍他索霜,合并真菌感染联合抗真菌药物,这些治疗方法能缓解该患者的病情,但停药后容易复发[6]。
目前,针对SERPINB7基因突变的检测主要依赖于sanger测序。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PCR扩增后,将获取的目的基因片段进行sanger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分析是否存在致病性SERPINB7基因突变。该方法的不利之处在于实验操作复杂、时间久、结果分析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检测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高效、快速、操作简便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成为分子诊断领域的主要方法。
根据NCBI dbSNP数据库数据,本试剂盒所检测4个位点:c.796CT(rs142859678)、c.522_523insT(rs672601344)、c.650_653delCTGT(rs534014297)、c.806_818delinsT(rs1157759655)在正常东亚人群中的突变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119、0.0032、0.003、0.0006,据此计算,上述四个位点在人群中的携带率约为3.7/100。
[1]Nagashima M.Handbook of Human Genetics[M].Tokyo:Igaku Shoin,1977:23-27.
[2]Kabashima K,Sakabe J,Yamada Y,et al.“Nagashima-type”keratosis as anovel entity in the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 category[J].A rch Dermatol,2008,144(3):375-37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五色石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五色石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14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