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动舵面驱动拉杆的交点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2669.8 | 申请日: | 202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4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段婷婷;韩全民;宋艳华;郑青泉;达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B64C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动舵面 驱动 拉杆 交点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飞机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铰链舵面的随动舵面驱动装置交点位置确定方法,通过将双铰链舵面的连杆机构简化成机械连杆机构,令垂直第一杆的方向为w方向,垂直于所述w方向的为z方向,以平面四杆机构z和w方向的矢量长度和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第一杆为斜边构建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构建四条杆的长度、第杆与夹角的关系等式,通过对夹角的赋值构建杆件长度的关系式,并联立求值,通过计算的方法能够更加精确求得杆件的位置,为飞机的设计简化步骤节省时间以及提高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铰链舵面的随动舵面驱动装置交点位置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多个型号方向舵中均采用了双铰链舵面的结构形式,后舵偏转角度与前舵偏转角度有一定关系,一般后舵为前舵两倍关系。在后舵偏转角度控制中目前是通过拉杆位置的画图协调试凑法来确定后舵拉杆的具体安装坐标,此方法效率较低,且不能精准的实现后舵偏转角度,与设计值存在一定误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随动舵面驱动拉杆的交点确定方法,所述随动舵面包括前舵,绕前舵摆动的后舵;
前舵铰接第一杆,第一杆铰接第二杆,第二杆铰接第三杆,第三杆铰接第四杆,第三杆为后舵的一部分,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和第四杆构成平面四杆机构;
确定随动舵面驱动拉杆的交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令垂直第一杆的方向为w方向,垂直于所述w方向的为z方向,以平面四杆机构z和w方向的矢量长度和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第一杆为斜边构建一个直角三角形;
步骤S2:根据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构建四条杆的长度、第三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第四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的四杆两角的关系等式。
步骤S3:赋予第三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或者第四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多个值,代入步骤2所述四杆两角的关系等式,构建四杆一角的关系等式;
步骤S4:由预设的所述第三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对应所述第四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的比值,建立四杆的关系式,通过已知杆长求解未知杆长,并确定杆长交点位置。
优选的是,步骤S2中所述的四杆两角的关系式包括第三杆处于第四杆两个不同侧面时的两个关系式。
优选的是,步骤S2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勾股定理。
优选的是,步骤S3中的赋予第三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或者第四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多个值数量不少于四个。
优选的是,步骤S3中的赋予第三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或者第四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多个值分别为0°、预设角度、1/2预设角度和负预设角度。
优选的是,步骤S2中的第三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或者第四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均为杆与w方向或z方向沿顺时针方向的夹角。
优选的是,令第一杆的长度为1。
优选的是,步骤S4中建立的所述四杆的关系式数量不少于3个。
优选的是,步骤S4预设的所述第三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对应所述第四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的比值为1/2。
优选的是,由步骤S4预设的所述第三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对应所述第四杆与w方向或z方向的夹角的比值为1/2与预设前舵转动30°后舵转动60度验证所述杆长交点位置的合理性。
本申请的优点包括:
1、通过简化几何关系,方程求解,进行拉杆前后点位置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2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