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填埋堆置点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4141.4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9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烁;姚嘉胤;袁猛;董伟;丁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彭星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填埋堆置点 评估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填埋堆置点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待评估填埋堆置点中垃圾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区分垃圾中的建筑垃圾和非建筑垃圾;根据建筑垃圾对应的污染特征,确定建筑垃圾的评估参数,并根据评估参数,计算建筑垃圾的第一污染强度值;根据建筑垃圾的第一污染强度值以及非建筑垃圾的第二污染强度值,计算待评估填埋堆置点的污染强度综合值;根据待评估填埋堆置点的污染强度综合值满足的评估条件,确定待评估填埋堆置点的评估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待评估填埋堆置点的治理方案。本申请对建筑垃圾填埋堆置点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提高了对建筑垃圾填埋堆置点评估的准确性,保证了治理方案的针对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场地评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填埋堆置点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处置不足,导致绝大多数的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市郊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又由于监管困难,早期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污泥、其他工业垃圾混合填埋的现象频发。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很多早期位于城市市郊的填埋堆置点周边逐渐形成新区,填埋堆置点对周边生态、环境、安全、卫生等的影响加剧。
对存量垃圾填埋堆置点的治理迫在眉睫。由于各个存量堆体的组成、库容、环境影响程度、周边区域功能、治理目标等不同,因此,需要对其做出全面、完整的评估,用于指导治理方案的设计、实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填埋堆置点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对建筑垃圾填埋堆置点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分别计算针对建筑垃圾的第一污染强度和非建筑垃圾的第二污染强度,提高了对建筑垃圾填埋堆置点评估的准确性,保证了治理方案的针对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填埋堆置点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待评估填埋堆置点中垃圾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区分所述垃圾中的建筑垃圾和非建筑垃圾;
根据所述建筑垃圾对应的污染特征,确定所述建筑垃圾的评估参数,并根据所述评估参数,计算所述建筑垃圾的第一污染强度值;
根据所述建筑垃圾的第一污染强度值以及所述非建筑垃圾的第二污染强度值,计算所述待评估填埋堆置点的污染强度综合值;
根据所述待评估填埋堆置点的污染强度综合值满足的评估条件,确定所述待评估填埋堆置点的评估结果,并根据所述评估结果制定所述待评估填埋堆置点的治理方案。
在本申请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上述根据所述建筑垃圾对应的污染特征,确定所述建筑垃圾的评估参数,并根据所述评估参数,计算所述建筑垃圾的第一污染强度值,包括:
根据所述建筑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机质、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含量,确定所述建筑垃圾对应的评估参数为存量垃圾参数、渗滤液参数、污染土参数和填埋气参数;
根据所述建筑垃圾的存量垃圾参数数值、渗滤液参数数值、污染土参数数值和填埋气参数数值,计算得到所述建筑垃圾的第一污染强度值。
在本申请较佳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如下方式得到所述根据所述建筑垃圾的存量垃圾参数数值、渗滤液参数数值、污染土参数数值和填埋气参数数值:
根据建筑垃圾填埋堆置点在多个地理环境参数下分别对应的参数获取方案,获取所述建筑垃圾填埋堆置点的多个地理环境参数;
根据所述多个地理环境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建筑垃圾的存量垃圾参数数值、渗滤液参数数值、污染土参数数值和填埋气参数数值。
在本申请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上述根据所述多个地理环境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建筑垃圾的存量垃圾参数数值、渗滤液参数数值、污染土参数数值和填埋气参数数值,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4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