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突泥防治用双管填砾压入反刺式球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4311.9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8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秀;吴凡;李胡博强;刘笑天;薛睿;何倩倩;苏雨馨;孙远威;徐娜;龙燕霞;曹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B43/08;E21B34/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防治 双管 填砾压入反刺式 球阀 装置 | ||
1.一种隧道突泥防治用双管填砾压入反刺式球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双管导向机构,用于掌子面漏点涌水的引流;
反刺固定机构,用于降低水流流速,并防止装置被推出;所述的反刺固定机构包括外堵头(21)和倒碗状胶皮(22),所述的外堵头(21)固设于双管导向机构后端,所述的倒碗状胶皮(22)连接在外堵头(21)上;
管口排水机构,用于将引流的涌水排出;所述的管口排水机构包括排水管和球阀(35),所述的球阀(35)设于排水管内;所述的排水管内还设有:压力表(33),用于实时监测排水管的水压;和/或流量表(34),用于实时监测排水管的流量;
所述的反刺固定机构固设于双管导向机构外侧,所述的管口排水机构与双管导向机构相连,并设于远离掌子面的一端;
所述的双管导向机构包括:
外层钢管(12),用于引流掌子面漏点的涌水;
内层PVC管(13),用于导出外层钢管(12)引入的涌水;
空隙填砾(15),用于固定住内层PVC管(13)位置,并过滤涌水中的淤泥砂石;
所述的内层PVC管(13)位于外层钢管(12)内层,所述的空隙填砾(15)填充于内层PVC管(13)和外层钢管(12)之间,所述的外层钢管(12)和内层PVC管(13)均设有透水孔;
所述的反刺固定机构还包括反刺臂(23)和反向胶套(24),所述的反刺臂(23)固设于双管导向机构前端,所述的反向胶套(24)套设在反刺臂(23)上;
所述的双管导向机构还包括:
锥形导向头(11),用于定位在掌子面出现的漏点;
该锥形导向头(11)与外层钢管(12)相连,并位于靠近掌子面的一端;
所述的排水管与内层PVC管(13)相连;所述的排水管与内层PVC管(13)通过法兰盘(31)连接,该法兰盘(31)的尺寸不小于外层钢管(12)直径尺寸,并与空隙填砾(15)抵接,所述的法兰盘(31)与空隙填砾(15)之间设有中止胶套(36),用于防止水从空隙填砾(15)或其他空隙中流出;
所述的管口排水机构末端设有锤击垫(37),用于防止将装置推入时受到破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突泥防治用双管填砾压入反刺式球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PVC管(13)的管壁包裹有双层尼龙网(14),用于防止细沙填砾或淤泥进入内层PVC管(13)影响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43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驱动伸缩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关节防海盗高压喷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