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突泥防治用双管填砾压入反刺式球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4311.9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8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秀;吴凡;李胡博强;刘笑天;薛睿;何倩倩;苏雨馨;孙远威;徐娜;龙燕霞;曹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B43/08;E21B34/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防治 双管 填砾压入反刺式 球阀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突泥防治用双管填砾压入反刺式球阀装置,该装置包括:双管导向机构,用于掌子面漏点涌水的引流;反刺固定机构,用于降低水流流速,并防止装置被推出;管口排水机构,用于将引流的涌水排出;所述的反刺固定机构固设于双管导向机构外侧,所述的管口排水机构与双管导向机构相连,并设于远离掌子面的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改善隧道前方与掌子面水头差过大而出现渗透破坏、突泥涌水的目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突泥防治用双管填砾压入反刺式球阀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水对地下工程存在不利影响,在众多建设项目中,尤其是隧道工程,经常会遇到在开挖时实时对掌子面进行降排水卸压的工况。这导致隧道前方和掌子面之间会存在巨大的水头差,高动水压力导致临空面局部点出现渗透破坏,渗透破坏演进,可能导致突泥涌水甚至以致地面塌陷。
在局部渗透破坏出现时,是防治突泥的最好时机。所以对于会出现该情况的隧道开挖场地,突泥防治亟待发展新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改善隧道前方与掌子面水头差过大而出现渗透破坏、突泥涌水的目标的隧道突泥防治用双管填砾压入反刺式球阀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隧道突泥防治用双管填砾压入反刺式球阀装置,该装置包括:
双管导向机构,用于掌子面漏点涌水的引流;
反刺固定机构,用于降低水流流速,并防止装置被推出;
管口排水机构,用于将引流的涌水排出;
所述的反刺固定机构固设于双管导向机构外侧,所述的管口排水机构与双管导向机构相连,并设于远离掌子面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管导向机构包括:
外层钢管,用于引流掌子面漏点的涌水;
内层PVC管,用于导出外层钢管引入的涌水;
空隙填砾,用于固定住内层PVC管位置,并过滤涌水中的淤泥砂石;
所述的内层PVC管位于外层钢管内层,所述的空隙填砾填充于内层PVC管和外层钢管之间,所述的外层钢管和内层PVC管均设有透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管导向机构还包括:
锥形导向头,用于定位在掌子面出现的漏点;使用时,可通过人工锤击或者振动利用锥形导向头的尖端压入隧道前方土层;
该锥形导向头与外层钢管相连,并位于靠近掌子面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层PVC管的管壁包裹有双层尼龙网,用于防止细沙填砾或淤泥进入内层PVC管影响排水。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刺固定机构包括外堵头和倒碗状胶皮,所述的外堵头固设于双管导向机构后端,所述的倒碗状胶皮连接在外堵头上。在双管导向机构有快速水流时,倒碗状胶皮会在水压的作用下慢慢张开,与外堵头形成局部的伞状止水体,从而降低流速。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刺固定机构还包括反刺臂和反向胶套,所述的反刺臂固设于双管导向机构前端,所述的反向胶套套设在反刺臂上。二者用于保证装置插入固定,整个装置不被推出。
反刺臂与外堵头类似,固定在双管导向机构上,在装置定位插入到一定位置后伸出刺入土体。均可用膨胀螺丝将外堵头和反刺臂固定在双管导向机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口排水机构包括排水管和球阀,所述的排水管与内层PVC管相连,所述的球阀设于排水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4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驱动伸缩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关节防海盗高压喷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