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重光学双稳态的全光数字编码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5906.6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7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F3/02 | 分类号: | G02F3/02 |
代理公司: | 咸宁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9 | 代理人: | 刘喜 |
地址: | 437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重 光学 双稳态 数字 编码器 | ||
1.一种基于多重光学双稳态的全光数字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本全光数字编码器包括若干第一电介质层A、若干第二电介质层B和两个石墨烯单层G,所述全光数字编码器的多层结构表示为:ABABB1GB2BABABBBBBBBBBABABB2GB1BABA,其中B1GB2和B2GB1表示石墨烯单层嵌入第二电介质层内形成的三明治结构;所述第一电介质层和第二电介质层为两种折射率不同的均匀电介质薄片,所述全光数字编码器存在两个双峰共振的光学分形态,光学分形态对应的电场具有局域作用,两个石墨烯单层分别嵌于双峰共振分形态的局域电场最强位置,使石墨烯单层的三阶非线性效应得到增强,进而实现低阈值多重光学双稳态;所述多重双稳态的上、下阈值对应着数字编码器的各态的编码触发阈值;所述第一电介质层和第二电介质层的厚度均为各自光学波长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多重光学双稳态的全光数字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介质层的基质材料为碲化铅,所述第二电介质层的基质材料为冰晶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基于多重光学双稳态的全光数字编码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入射波长调控多重双稳态的上阈值、下阈值和阈值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基于多重光学双稳态的全光数字编码器,其特征在于,通过石墨烯单层的化学势调控多重双稳态的上阈值、下阈值和阈值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技学院,未经湖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59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