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重光学双稳态的全光数字编码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5906.6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7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F3/02 | 分类号: | G02F3/02 |
代理公司: | 咸宁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9 | 代理人: | 刘喜 |
地址: | 437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重 光学 双稳态 数字 编码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重光学双稳态的全光数字编码器,属于全光通讯技术领域。本全光数字编码器包括若干第一电介质层A、若干第二电介质层B和两个石墨烯单层G,全光数字编码器表示为:ABABB1GB2BABABBBBBBBBBABABB2GB1BABA,其中B1GB2和B2GB1表示石墨烯单层嵌入第二电介质层内形成的三明治结构;第一电介质层和第二电介质层为两种折射率不同的均匀电介质薄片,全光数字编码器存在两个双峰共振的光学分形态,光学分形态对应的电场具有局域作用,两个石墨烯单层分别嵌于双峰共振分形态的局域电场最强位置,使石墨烯单层的三阶非线性效应得到增强,进而实现低阈值多重光学双稳态;多重双稳态的上、下阈值对应着数字编码器的各态的编码触发阈值。本发明具有触发阈值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全光通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多重光学双稳态的全光数字编码器。
背景技术
在全光通信中,需要在光域内对信号进行储存、编码、中继、定时、放大和整形等,这就要用到全光数字编码器,而基于光学双稳态数字编码器是一种光控光的全光数字编码器。
光学双稳态是一种基于材料光克尔效应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当入射光足够强时,一个输入光强可以对应着两个不同的输出光强,即一个入射光强可以诱导两个稳定的共振输出态。当把光学双稳态应用于全光数字编码器时,在输入光强的上、下阈值处,双稳态中输出光强发生跳变,对这种跳变状态进行编码。双稳态阈值越大,触发编码器编码所需的光强就越大。另一方面,器件的功率增大时,则其稳定性会变差,且对散热条件的要求也变高。另外,当上、下阈值之间的间隔越小时,各编码状态的区分度就越弱,那么编码的错误率就变大。因此,目前对基于光学双稳态的数字编码器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新材料和新结构来降低光学双稳态的阈值,以及增大上、下阈值之间的间隔。
要实现低阈值的光学双稳态,一方面寻求具有较大三阶非线性系数的材料;另一方面,由于光克尔效应正比于局域电场,故可通过优化系统结构来增强局域电场,从而提高材料的三阶非线性效应。
石墨烯是一种超薄的二维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其表面电导率可以通过石墨烯的化学势来灵活地调控。重要的是,石墨烯具有可观的三阶光学非线性系数。这使得石墨烯成为实现低阈值光学双稳态的热门材料。另外,为进一步降低双稳态的阈值,可利用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激元来增强石墨烯的局域电场,从而提高石墨烯的非线性效应;还可将石墨烯嵌入到光子晶体的缺陷层中,利用缺陷对的电场局域性来增强石墨烯的非线性效应。
在波矢空间,光子晶体具有类似于半导体中电子能带的光子能带结构。处于带隙内的光波会无透射地全部反射。若在光子晶体中引入缺陷,透射谱中会出现缺陷模,即透射模。透射模对电场具有较强的局域性,常被用来增强材料的三阶非线性效应。而在准光子晶体或非周期光子晶体中,存在天然的缺陷层,且缺陷模的数量随序列序号的增加呈几何级数递增,故准光子晶体或非周期光子晶体是被用来增强局域电场的理想结构。
将石墨烯嵌入到Thue-Morse(T-M)光子晶体中,可以实现低阈值的光学双稳态。T-M序列在数学上是一种准周期序列,对应的T-M光子晶体是准周期的。T-M光子晶体中具有多个缺陷腔,存在光学分形共振态。在石墨烯同样T-M光子晶体的复合结构中,利用光学分形态对电场的局域性,可以实现低阈值的光学双稳态,光学双稳态的阈值约为GW/cm2(吉瓦每平方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技学院,未经湖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5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