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6429.5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1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佰涛;刘德海;杨文玲;雷高;李珊珊;权淑静;李亮亮;甄静;王继雯;陈国参;丁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42;C12P19/14;C12P19/12;C12P19/04;C12P19/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露 聚糖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及其应用,可有效解决产β‑甘露聚糖酶及在制备甘露寡糖中的应用问题,本发明一种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WBT0011,分类命名为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22575,保藏日期2021年5月20号,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该菌株WBT0011能产β‑甘露聚糖酶,可实现在制备甘露寡糖中的应用。本发明菌株有效用于产β‑甘露聚糖酶的制备,该β‑甘露聚糖酶可有效用于制备甘露寡糖,制备和应用方法简单,绿色环保,可应用于饲料、食品添加剂等领域,能有效提高营养吸收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特别是一种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β-甘露聚糖酶,又称β-1,4-D-甘露聚糖酶,是能够水解β-1,4-糖苷键的一种内切酶,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特别是微生物来源居多,在细菌的芽孢杆菌属和真菌的曲霉属比较常见。β-甘露聚糖酶在饲料业、食品业及植物胶降解等行业应用较多,例如,在饲料业β-甘露聚糖酶可以帮助去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甘露聚糖,将其转化为营养性更高、功能性更强的甘露寡糖,提高饲料的营养吸收率,提高饲喂效率。利用其降解植物胶的功能可以水解甘露聚糖生产甘露寡糖,甘露聚糖在植物中主要存在于种子胚乳中用于储存植物多糖,多来自于豆科植物瓜尔豆提取的瓜尔豆胶、南星科植物魔芋提取的魔芋胶以及豆科植物刺槐提取的刺槐豆胶等植物胶,一般是由甘露糖和葡萄糖或者甘露糖和半乳糖聚合而成。目前工业上甘露寡糖的制备主要是通过甘露聚糖酶解法进行,不同来源的甘露寡糖在结构和组成上有所不同,主要与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及所用底物有关。在饲料业甘露寡糖能够促进动物肠道的消化吸收,调节动物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减少有害菌在肠道的定植和生长,维持有益菌的动态平衡。此外,甘露寡糖还能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寄生虫的侵袭。通过分析国内甘露寡糖生产状况以后,发现工业利用酶解法制备甘露寡糖工艺尚不成熟,发现新的β-甘露聚糖酶产酶菌株并应用于甘露寡糖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甘露寡糖的工艺优化提供帮助,但至今未见有公开报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及其应用,可有效解决产β-甘露聚糖酶及在制备甘露寡糖中的应用问题。
本发明一种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WBT0011,分类命名为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safensi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No.22575,保藏日期2021年5月20号,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该菌株WBT0011能产β-甘露聚糖酶,可实现在制备甘露寡糖中的应用。
本发明菌株是新筛选的一株菌株,有效用于产β-甘露聚糖酶的制备,该β-甘露聚糖酶可有效用于制备甘露寡糖,制备和应用方法简单,绿色环保,所制得的甘露寡糖可应用于饲料、食品添加剂等领域,能有效提高营养吸收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魔芋胶水解质谱图。
图2为本发明的瓜尔豆胶水解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情况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一种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WBT0011,分类命名为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未经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6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