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品输送装置及物品输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7442.2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8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畑中英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福 |
主分类号: | B65G13/06 | 分类号: | B65G13/06;B65G47/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婷;杨忠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输送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物品输送装置及物品输送设备。物品输送装置具备:多个支承体;支承旋转体,在多个位置处将支承体分别能够旋转地支承;驱动部,将支承旋转体旋转驱动;姿势维持机构,不论支承旋转体的相位如何,都使多个支承体分别维持为一定姿势;物品运入部,向位于第一位置的支承体运入物品;和物品运出部,从位于第二位置的支承体将物品运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输送装置及物品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在进行例如物品的拣选的拣选站等中,利用输送物品的物品输送装置。例如在美国专利第8713899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拣选用的具备升降机构〔elevator assembly 26〕的物品输送装置〔container-handling mechanism 22〕。在专利文献1的物品输送装置中,构成为,用升降机构使被供给到装置下方的商品容纳容器〔container T〕上升到装置上方,在其上升位置进行必用的商品的拣选,然后将其余的商品容纳容器从物品运出部(extractor mechanism 32)运出。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物品输送装置中,如果一旦由升降机构使商品容纳容器上升,则不等待在拣选及商品容纳容器的运出后使升降机构再次下降,就不能接受接下来的商品容纳容器。因此,有输送效率较差的缺点。此外,在升降机构的升降驱动时,必须使物品运出部的交接部〔extractor assembly 32〕在合适时机从拣选位置〔pick area 23〕退开,以免与该升降机构干涉,成为在构造面及控制面两方面较为复杂的装置结构。
另外,例如如在德国专利发明第102013104423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那样,还已知有旋转桶式的物品输送装置。但是,在专利文献2的物品输送装置中,多个支承体〔Zinkenaufnahmen 16〕分别被不同轴配置的一对支承旋转体〔Rotoren 14〕以错开旋转轴的状态能够旋转地支承。因此,容易在各支承体上发生晃动,有耐久性较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希望实现一种物品输送装置,其是在构造面及控制面两方面较简单的装置结构,输送效率较好,耐久性也优良。
有关本公开的物品输送装置具备:多个支承体,支承物品;支承旋转体,能够绕单一的主轴旋转,在多个位置处将前述支承体分别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多个位置从前述主轴在径向上为等间隔且相互在周向上为等间隔;驱动部,将前述支承旋转体旋转驱动;姿势维持机构,不论前述支承旋转体的相位如何,都使多个前述支承体分别维持为一定姿势;物品运入部,向位于前述周向上的第一位置处的前述支承体运入物品;和物品运出部,从位于前述周向上的与前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处的前述支承体将物品运出。
根据该方案,仅通过用驱动部将支承旋转体旋转驱动,就能够将被支承旋转体支承的多个支承体的周向的位置变更,将被各支承体支承的物品输送。由此,与例如具备升降机构而构成的物品输送装置相比,能够实现构造的简洁化,并且能够实现控制的简单化。此外,能够将第一位置处的从物品运入部向支承体的物品的运入和第二位置处的从支承体向物品运出部的物品的运出借助相同的支承旋转体的旋转驱动来进行,所以能够使输送效率提高。多个支承体被绕单一的主轴旋转的一对支承旋转体支承,能够分别绕单一的副轴旋转,所以不易发生晃动,耐久性较好。因而,能够实现以下这样的物品输送装置:其是在构造面及控制面两方面较简单的装置结构,输送效率较好,耐久性也优良。
有关本公开的技术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通过参照附图记述的以下的例示性且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应该会变得更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物品输送设备的外观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物品输送设备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物品输送装置的主要部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姿势维持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姿势维持机构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福,未经株式会社大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7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