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喷托举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8504.1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5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袁逢逢;刘江;李东泰;谢文斌;张赛;李亚超;孙欣;夏站辉;汪越辉;赵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2 |
代理公司: | 浙江麦维律师事务所 33413 | 代理人: | 王磊;梁炼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托举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旋转喷托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隧道轴向两侧的MJS工法桩(51),MJS工法桩(51)包括半圆喷段(511)和全圆喷段(512),全圆喷段(512)位于半圆喷段(511)下部,全圆喷段(512)的端部水平延伸至隧道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喷托举结构,其特征在于,隧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隧道(1)与下隧道(2),MJS工法桩(51)位于下隧道(2)上方,MJS工法桩(51)设置在上隧道(1)两侧,全圆喷段(512)的端部水平延伸至上隧道(1)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喷托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隧道(1)与下隧道(2),上隧道(1)与下隧道(2)为异面交叉的隧道,MJS工法桩(51)设置在交叉区域的上隧道(1)两侧,全圆喷段(512)的端部水平延伸至上隧道(1)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转喷托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MJS工法桩(51)的纵截面呈L型或呈倒T型,半圆喷段(511)呈竖向设置,全圆喷段(512)呈横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旋转喷托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喷段(511)上设置外延段(51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喷托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隧道(1)包括上一隧道(102)与上二隧道(103),下隧道(2)包括下一隧道(100)与下二隧道(101),位于下一隧道(100)与下二隧道(101)之间的上一隧道(102)两侧设置MJS工法长桩(52),位于下一隧道(100)与下二隧道(101)之间的上二隧道(103)两侧设置MJS工法长桩(52),MJS工法长桩(52)的底部延伸至与下隧道底部平齐。
7.旋转喷托举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喷托举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隧道一侧钻取引钻孔;
S2、MJS喷射钻机就位,沿引钻孔下钻,当MJS喷射钻喷嘴位于隧道之下时,采用全圆模式,形成全圆喷段(512);
S3、MJS喷射钻机由下向上旋喷,全圆喷段(512)完成后,采用半圆摆喷模式,形成半圆喷段(511);
S4、MJS喷射钻机退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喷托举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MJS喷射钻机上升时,先钻形成外延段(514),然后形成半圆喷段(51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喷托举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MJS喷射钻机喷射,钻杆下至设计标高后,开始喷浆,喷浆时采用高压泵及高压空气喷射,喷嘴下沉到设计深度时,在原位置旋转60秒钟以上,待地内压力达到设计值后开启倒吸水及开始旋喷步距提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喷托举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地内压力达到设计值后,开始由下向上旋喷,同时将泥浆倒吸排出,浆液喷嘴提升到设计桩顶标高以上100mm时停止旋喷,提升钻杆逐节拆除出孔口,清洗钻杆、注浆泵及输送管道,然后将MJS喷射钻机移位至下一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85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