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桩和预制柱连接承台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8792.0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7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付书生;沈维成;彭申凯;刘晓晗;刘向前;崔健;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27/14;E02D17/02;E02D9/02;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连接 施工 方法 | ||
1.预制桩和预制柱连接承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制柱连接承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制管桩制备,具体为:当桩顶满足设计标高要求后,管桩与承台的连接可按设计图施工,浇灌填芯C50微膨胀混凝土前,应先将管桩内壁浮浆清理干净,宜采用内壁涂刷水泥净浆,混凝土界面剂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等措施,以提高填芯混凝土与管桩桩身混凝土的整体性,再设置托板及放入骨架,桩内连接主筋与管桩端接板焊牢,焊缝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S2、承台基坑开挖,浇筑垫层,具体为:基坑开挖到设计高程,用混凝土切割机对桩头进行环切,将桩头切除到设计标高,将伸入承台的桩身钢筋清理整修成设计形状,复测桩顶高程,进行桩基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当机械开挖完成后,人工找平,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浇筑混凝土垫层作为构造物底模之用,且其顶面应不高于基底高程,混凝土垫层边缘要伸出承台边20cm;
S3、预制管桩填芯混凝土施工:为了确保承台与预制管桩的整体性及结构受力,对预制管桩顶4m进行填芯钢筋混凝土施工,管桩清理→钢筋、托板加工→吊模安装→灌芯混凝土浇筑;
S4、承台及杯口钢筋绑扎:钢筋半成品在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并将加工好的半成品利用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安装;
S5、承台及杯口模板安装:承台钢筋加工与安装并报验完成后,进行模板的加工及安装,承台采用定型钢模或者厚度不小于18mm的木模,模板安装时测量放出承台及中心定位块处四个角点和轴线,根据控制点支立模板,模板的支立要精确,特别是模板的几何尺寸、轴线位置,模板固定要牢靠,在砼浇筑时要派专人检查模板,确保其位置不发生变形,做到不跑模、不漏浆、不错位,另外模板支立前应刷色拉油,使工程质量达到内实外美,模板安装按以上要求检查合格后,将模内杂物清理干净,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做浇筑砼的准备工作;
S6、承台及杯口定位块混凝土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分层振捣,一次成型,严禁集中堆料,避免基底局部模板侧压较大,避免砼外观分层明显,分层间隔浇筑时间不得超过试验所确定的混凝土初凝时间,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全部砼(尤其是钢筋与模板间隙、钢筋密集处),振动棒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10cm,保持上下两层砼之间的连续性,振捣时插点均匀,成行或交错式前进,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以避免过振或漏振,每次振捣完后,边振动边徐徐拔出振动棒,不得将棒斜或横拔,严禁停振后把棒拔出,以免造成砼出现空洞,混凝土以不再下沉、无气泡冒出为度,振捣时注意不得碰松模板或使钢筋移位,在此过程中, 试验室要随时检测砼的工作性,满足要求方可浇筑,并按规范留取试件,放一组试件与承台同养护条件下同期养护;
S7、承台基坑回填:待承台达到养生期限拆模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在回填时进行对称分层回填并压实,基坑回填分两次进行,首次回填不影响立柱施工,待墩柱施工完成后再全部回填,回填地面略高于四周原地面避免坑洼积水,浸泡承台,回填时两侧对称进行,防止偏压损坏结构或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功能;
S8、承台杯口清理及C50环氧砂浆调平层施工:预制墩安装前在浇筑好的承台顶面弹设轴向十字线,作为墩柱安装的参考线,同时检查定位块的位置和杯口底部高程是否在要求的范围内;
S9、预制墩柱安装:
S9.1)预制墩吊起后放到土工布上,避免接触地面造成二次污染;
然后对墩身进行清洗,清洗配备洒水车,首先对墩身进行初步清洗,后用毛刷进行清洗,清洗干净后用抹布擦拭干净;
S9.2)预制墩吊装需选用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的吊装机械进行吊装作业,吊装作业应专人指挥,利用对讲机指挥汽车吊驾驶员、现场操作人员及调整竖直度的操作人员,确保吊装安全;
S9.3)墩柱安装竖直度检查:控制预制墩的竖直度可采用垂直角,即用两个方向(互成90°)的经纬仪调整预制墩的垂直度,测量过程中应经常加以调平,使之保持垂直;
S9.4)每根墩柱设置4根缆风绳,每根缆风绳与地面夹角为45度,通过调整缆风绳来控制墩柱的竖直度及混凝土浇筑前的稳定性;
S10、承台杯口后浇混凝土施工:墩柱安装完毕,检查合格后,浇筑杯口内砼,杯口内砼设计强度为C40,砼浇筑采用滑槽缓慢放入杯口内,四周对称均匀浇筑,分层振捣,直至浇筑承台顶部齐平,冬季施工的杯口混凝土覆盖棉被进行养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87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GF重组蛋白治疗NASH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涂料喷涂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