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果葡糖浆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3661.1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1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玲;史兵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24 | 分类号: | C12P19/24;C12P19/14;C12P19/02;C12P19/04;C12P19/12;C13K1/00;C13K7/00;C13K11/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林;杨立芹 |
地址: | 152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葡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耐高温果葡糖浆的制备方法,涉及玉米深加工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液化、糖化、脱色(一)、离交(一)、蒸发(一)、异构、脱色(二)、离交(二)、蒸发(二)、色谱、混配(一)脱色(三)、离交(三)、蒸发(三)和混配(二)等步骤。本方法通过添加麦芽糖,很大程度改善果葡糖浆的熬煮温度,通过添加麦芽糖,在不降低果糖的含量的前提下,大大提升果葡糖浆熬温,延缓果葡糖浆的美拉德反应,极大的适应了食品行业的工业需求,扩大了产品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果葡糖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果葡糖浆也称高果糖浆,它是以酶法糖化淀粉所得的糖化液经葡萄糖异构酶的异构作用,将其中一部分葡萄糖异构成果糖,由葡萄糖和果糖而组成的一种混合糖浆,但是果糖和葡萄糖都属于单糖受热易分解,即发生美拉德反应,化学稳定性较差,在通过加热处理的食品中易使产品改变风味及颜色。在饮料行业如果需要在高温状态下减少果糖的变色,按照现在生产工艺很难达到要求,正常状态下果葡糖浆的熬煮变色温度在120~12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耐高温果葡糖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耐高温果葡糖浆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液化:将18~20波美度的淀粉乳通过添加碳酸钠将pH调至5.5~6.0,同时添加耐高温酶制剂在温度108~115℃进行喷射液化,得到水解液;
(2)糖化:将步骤(1)得到的水解液中添加糖化酶,将含有大分子糊精和低聚糖的物料在糖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至溶液中葡萄糖含量≥95%,得到糖化液;
(3)脱色(一):将步骤(2)得到的糖化液经活性炭进行脱色除杂,至色度20,得到脱色一液;
(4)离交(一):将步骤(3)获得的脱色一液通过树脂层进行离子交换,至电导率≤50us/cm、pH值3.5~5.5、色度≤20,得到离交一液;
(5)蒸发(一):将步骤(4)获得的离交一液真空浓缩至糖浓度为45±2%,得到浓缩一液;
(6)异构:将步骤(5)获得的浓缩一液中加入异构酶,至果糖含量≥40%,得到果葡糖浆;
(7)脱色(二):将步骤(6)获得的果葡糖浆经活性炭吸附脱色至色度20,得到脱色二液;
(8)离交(二):将步骤(7)获得的脱色二液通过树脂层进行离子交换,至电导率≤50us/cm,pH值3.5~5.5,色度≤20,得到离交二液;
(9)蒸发(二):将步骤(8)得到的离交二液液真空浓缩至糖浓度为60±2%,得到浓缩二液;
(10)色谱:将步骤(9)得到的浓缩二液引入装有DOWGa310树脂的色谱柱中,用电导率20us/cm的纯净水进行洗脱,分别回收含量≥40%果糖、含量≥88%果糖和葡萄糖,其中得到的葡萄糖回到步骤(6)中继续循环;
(11)混配(一):将步骤(10)得到的含量≥40%果糖与含量≥88%果糖混合,调至果糖含量≥60%,得到混配果糖;
(12)脱色(三):将步骤(11)得到的混配果糖经活性炭吸附至色度20,得到脱色三液;
(13)离交(三):将步骤(12)得到的脱色三液通过树脂层进行离子交换,至电导率≤50us/cm,pH值3.5~5.5,色度≤10,得到离交三液;
(14)蒸发(三):将步骤(13)得到的离交三液真空浓缩至糖浓度≥78%,得到蒸发三液;
(15)混配(二):将步骤(14)制得的蒸发三液与麦芽糖进行混合,即得所述的耐高温果葡糖浆,其中混合比例为10~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3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