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铁路货车的煤炭精准协同铺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13991.0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0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其春;黄海峰;王冀宁;陆正兴;盛海益;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立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6 | 分类号: | B65G67/06;B65G69/04;B65G43/08;B65G1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王利利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铁路 货车 煤炭 精准 协同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货车的煤炭精准协同铺装系统,涉及铁路货车煤炭铺装技术领域,包括牵引组件、卸煤角度组件、平煤高度控制组件、感控节点模块、信息接收模块、分析储存模块和决策执行模块构成煤炭精准协同铺装智能体;本发明在实现对储煤车辆的牵引、给料和平煤的基础上,通过对牵引组件、卸煤角度组件和平煤高度控制组件的感应、分析和决策控制,进一步实现了对车辆运动时的精准捕捉和控制、给料时给煤角度的精准捕捉和控制、平煤时对平整煤炭高度的捕捉和控制,避免了车辆在处于运动状态时,给煤的迟滞性而导致的装车误差和实现了平整煤炭深度的自动微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货车煤炭铺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铁路货车的煤炭精准协同铺装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我国煤炭资源多集中在山西、陕西及内蒙古西部,而用煤“大户”则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对我国经济发展尤其重要,虽然近年我国交通运输建设速度加快,但赶不上需求增长,煤炭运输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之一,目前,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主要采用的是铁路运输;
现有的煤炭装车采用给煤机给煤的方式进行煤炭装车,煤炭装车后由于煤炭在装车过程中的各部分装载不均匀,会导致车辆偏载、欠载和超载问题,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是通过设置牵引组件、卸煤角度组件、平煤高度控制组件、感控节点模块、信息接收模块、分析储存模块和决策执行模块构成煤炭精准协同铺装智能体,在实现储煤车辆的牵引、给料和平煤的基础上,通过对牵引组件、卸煤角度组件和平煤高度控制组件的感应、分析和决策控制,进一步实现了对车辆运动时的精准捕捉和控制、给料时给煤角度的精准捕捉和控制、平煤时对平整煤炭高度的捕捉和控制,实现了协同智能控制,从而智能快速均衡精准的装车,避免了车辆在处于运动状态时,给煤的迟滞性而导致的装车误差和实现了平整煤炭深度的自动微调,使储煤车辆始终平衡的位于铁轨上,解决了在装车过程中各部分装载不均匀,会导致车辆偏载、欠载和超载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铁路货车的煤炭精准协同铺装系统,包括壳体、铁轨和储煤车辆,所述储煤车辆设于铁轨的顶部,所述铁轨贯穿壳体,还包括煤炭精准协同铺装智能体,煤炭精准协同铺装智能体包括牵引组件、卸煤角度组件、平煤高度控制组件和感应控制系统,所述牵引组件贯穿壳体,所述牵引组件与储煤车辆固定连接,所述卸煤角度组件和平煤高度控制组件均安装于壳体内,所述卸煤角度组件与平煤高度控制组件对称设置,且卸煤角度组件设于壳体的进料口处,所述平煤高度控制组件设于壳体的出料口处;
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电机、第一牵引绞盘、牵引缆绳、第二牵引绞盘和牵引车,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牵引绞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绞盘和第二牵引绞盘分设于壳体的两侧,所述牵引缆绳安装于牵引车上,且牵引缆绳套接于第一牵引绞盘和第二牵引绞盘的外端,所述牵引车的一侧与储煤车辆固定连接;
所述感应控制系统包括感控节点模块、信息接收模块、分析储存模块和决策执行模块;
感控节点模块,用于感应牵引组件、卸煤角度组件和平煤高度控制组件在运行状态时生成的实时运动数据,还将实时运动数据发送给信息接收模块;还用于感应储煤车辆在铁轨上的实时位置;
所述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感控节点模块的实时运动数据并将其转发给分析储存模块;
分析储存模块,用于接收实时运动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计算,从而生成动态控制信号,还将动态控制信号发送给决策执行模块;
决策执行模块,用于接收动态控制信号并控制对应的部件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立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立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3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