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线盾构隧道先行过站的暗挖地铁车站的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5176.8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喻凯;王旭;左建周;杜博然;张涛;蔡东海;张亮;杨威;李志佳;刘小波;岳玉鹏;曹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08;E21D11/08;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孙丽朋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线 盾构 隧道 先行 地铁 车站 建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线盾构隧道先行过站的暗挖地铁车站的建造方法,属于地铁车站建设技术领域,包括以下等步骤:左线盾构隧道掘进通过车站后,施工左侧导洞及左侧围护桩;右线盾构隧道掘进通过车站后,施工右侧导洞及右侧围护桩;依次施工做中导洞、中桩及中钢管柱;施工做顶纵梁、冠梁及边导洞初支假拱,并按设计要求背后回填;开挖初支扣拱导洞剩余土方,依次施工做初支扣拱、铺设防水、钢筋安装及混凝土浇筑;开挖负一层剩余土体,然后施工做车站主体中板。本发明能较好解决地铁区间隧道和车站施工筹划冲突,可以保证地铁区间隧道和车站施工筹划和工期安排完全相互独立,整个工程筹划以区间隧道为主线,能尽早实现“洞通”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车站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线盾构隧道先行过站的暗挖地铁车站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盾构区间隧道为双洞双线形式,在暗挖车站底板结构完成施工后,方可提供盾构过站的条件。
暗挖车站结构复杂,施工工期长,这样盾构隧道的施工筹划受制于暗挖地铁车站的施工进度,极大制约了盾构施工效率。因此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盾构掘进的效率,确有必要发明一种能够最大限度确保盾构隧道和暗挖车站在工程筹划上相对独立的地铁车站建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线盾构隧道先行过站的暗挖地铁车站的建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线盾构隧道先行过站的暗挖地铁车站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左线盾构隧道掘进通过车站后,施工左侧导洞及左侧围护桩;
S2、右线盾构隧道掘进通过车站后,施工右侧导洞及右侧围护桩;
S3、依次施工做中导洞、中桩及中钢管柱;
S4、施工做顶纵梁、冠梁及边导洞初支假拱,并按设计要求背后回填;
S5、开挖初支扣拱导洞剩余土方,依次施工做初支扣拱、铺设防水、钢筋安装及混凝土浇筑,并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养护;
S6、开挖负一层剩余土体,然后施工做车站主体中板;
S7、施工做车站主体负一层侧墙的第一养护层;
S8、开挖负二层土体,分段分部拆除车站内部的隧道上部管片;
S9、拆除车站内部的隧道下部管片,开挖土体至垫层设计标高,并浇筑垫层;
S10、施工做车站底板的第二养护层;
S11、施工做车站主体负二层侧墙的第三养护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S3中中导洞、中柱及中钢管柱均设置有两个,一个中钢管柱设置在中柱与左侧围护桩之间,另一个中钢管柱设置在中柱与右侧围护桩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S7中第一养护层、S10中第二养护层和S11中第三养护层均通过铺设防水、钢筋安装及混凝土浇筑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较好解决地铁区间隧道和车站施工筹划冲突,可以保证地铁区间隧道和车站施工筹划和工期安排完全相互独立,整个工程筹划以区间隧道为主线,能尽早实现“洞通”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S1的工序图;
图2为本发明中S2的工序图;
图3为本发明中S3的工序图;
图4为本发明中S4的工序图;
图5为本发明中S5的工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51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工位数控机床用自动上料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散热环的耐火母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