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系统制冷站开机策略优化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15961.3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3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戴吉平;黄德强;黎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47;G06K9/62;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焦绅桀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系统 制冷 开机 策略 优化 方法 电子设备 | ||
1.一种空调系统制冷站开机策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空调系统制冷站至少一个供冷季每日开启时刻的影响因子数据和运行参数,作为每日的数据样本,得到数据样本集;
S20:对所述数据样本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去除所述数据样本集中的缺失值、重复值和异常值,得到预处理后的数据样本集;
S30:以所述预处理后的数据样本集中的数据样本时间为准,获取每日开机段预设时间间隔的制冷数据以计算每日开机段的COP数据,以及获取每日开机段预设时间间隔的室内温度以计算每日开机段的温降模型;
S40:对所述预处理后的数据样本集中的影响因子数据和部分运行参数进行离散化,得到离散化后的影响工况区间数据和运行区间数据;
S50:根据全年的所述影响工况区间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全年每一所述数据样本所属的类别;
S60:获取每一类别下每日开机段COP数据最高的数据样本,并为该类别耦合与该数据样本对应的运行区间数据和温降模型,形成开机策略;
S70:根据当日开机前的影响因子数据、给定的需求室内温度和给定的达温要求时刻,通过对应的开机策略来调整开机时刻;
其中,所述开机段为开启时刻至达到室温要求或室温稳定的期间;
步骤S30中,获取每日开机段预设时间间隔的室内温度以计算每日开机段的温降模型,包括:
获取每日开机段预设时间间隔的室内温度,并根据室温公式,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参数进行辨识,计算得到每日开机段的温降模型;
所述室温公式为t=t∞-(t∞-t0)e-Bτ;τ表示室温降低的持续时长;t∞表示给定的需求室内温度;t0表示空调系统开启时刻的建筑空间室内温度;t表示空调系统开机持续时长τ时的建筑空间室内温度;B表示室温公式的参数;
步骤S50包括:
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全年的所述影响工况区间数据进行聚类,并基于自定义的COP平均差值率稳定在一个极小值来进行自动寻优,找到最佳的聚类结果,得到全年每一所述数据样本所属的类别;
i表示每个影响工况区间数据所对应的数据样本;bj(i)表示计算点i是同一个簇j内所有元素中COP最大的点;aj(i)表示计算点i是同一个簇j内所有元素中COP最小的点;s(j)表示聚类簇j计算的COP差值率;s表示所有聚类簇计算的COP平均差值率;n是聚类簇的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制冷站开机策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因子数据包括湿球温度、室内温度和冷冻回水温度;所述运行参数包括主机开启台数、冷却泵开启台数、冷却塔开启台数、冷冻出水温度和冷冻泵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制冷站开机策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数据包括耗电量和制冷量数据;所述开机段为开启时刻至达到室温要求或室温稳定的期间;
步骤S30中,获取每日开机段预设时间间隔的制冷数据以计算每日开机段的COP数据,包括:
获取每日开机段预设时间间隔的耗电量和制冷量数据,并根据开机段COP公式计算每日开机段的COP数据;
其中,所述开机段COP公式为i表示开机时刻至达到室温要求或室温稳定期间的时间点,i=1表示开机时刻,i=N表示达到室温要求或室温温度的时刻;pi表示时间点i到时间点i+1期间的累计耗电量;Qi表示时间点i到时间点i+1期间的累计制冷量;COP表示开启时刻至达到室温要求或室温稳定期间的系统能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制冷站开机策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包括:
S401:对所述数据样本集中的湿球温度、室内温度和冷冻回水温度进行等频离散化,得到离散化后的影响工况区间数据;
S402:对所述数据样本集中的冷冻出水温度和冷冻泵流量进行等宽离散化,得到离散化后的运行区间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59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行为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铬合金燃料电池连接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