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2268.9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伟;王宏伟;刘潇;曹万林;董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吕伟盼 |
地址: | 10002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剪力 加固 结构 | ||
1.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粘贴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两个表面和两个侧面,并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中部以下,所述碳纤维布包括:第一碳纤维布,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两个表面呈X型依次排布;第二碳纤维布,所述第二碳纤维布粘贴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两个侧面,并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连接;第三碳纤维布,所述第三碳纤维布环绕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粘贴,所述第三碳纤维布设置在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布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布的上边缘连接;其中,所述加固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布的外部,且所述加固机构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的高度;
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围设在所述碳纤维布的外部,所述加固机构的底面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底面平齐,所述加固机构用于对所述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并对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塑性铰区域形成约束,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多个第一钢板,多个所述第一钢板对称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钢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底面平齐;两个第二钢板,每个所述第二钢板设置在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钢板之间;多个第一锚固组件,每个所述第一锚固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钢板与所述第二钢板之间,以将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二钢板连接,所述第一锚固组件包括: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的外部粘贴有第四碳纤维布;第一套板,所述第一套板卡设在所述橡胶条的外部;其中,所述第一钢板、所述橡胶条、所述第一套板和所述第二钢板通过连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还包括:
多个第三钢板,多个所述第三钢板对称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三钢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底面平齐,每个所述第三钢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钢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三钢板为L型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还包括:
第二锚固组件,所述第二锚固组件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钢板与所述第三钢板之间,所述第二锚固组件的剩余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三钢板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钢板以及所述第三钢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锚固组件包括:
第二套板,所述第二套板包括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宽度表面的中部,所述第一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宽度;
其中,所述第二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三钢板之间,所述第一本体设置在部分所述第一钢板和部分所述第三钢板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三钢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锚固组件还包括:第五碳纤维布和第六碳纤维布,所述第二本体设有连通的凹槽,以使所述第二本体形成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
其中,所述第五碳纤维布粘贴在所述第一柱体的表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钢板之间;所述第六碳纤维布粘贴在所述第二柱体的表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三钢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22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