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2268.9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伟;王宏伟;刘潇;曹万林;董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吕伟盼 |
地址: | 10002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剪力 加固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结构。上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结构,包括:碳纤维布粘贴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两个表面和两个侧面,并位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中部以下;加固机构围设在碳纤维布的外部,加固机构的底面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底面平齐,加固机构用于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加固;其中,加固机构的高度小于碳纤维布的高度。本发明提供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结构,通过在碳纤维布的外部设置加固机构,可避免碳纤维布因外力作用脱粘,造成加固失效,加固机构位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下部,可以增强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塑性铰区域的约束效果,较之采用粘钢加固法,减轻了加固结构的自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在我国,近十年来的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80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损失是由于:(1)地震时建筑严重破坏导致震后难以修复,被迫推倒或者重建所造成的;(2)震后修复的时间过长,导致建筑物功能中断,影响城市生产和百姓生活所造成的。因此,如何在震后有效地对损伤的建筑物进行修复和加固,使建筑物在震后不需重建,能快速地重新投入使用是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作为建筑的重要抗侧力构件在工程中被广泛使用。剪力墙具有高承载力,高抗侧刚度,高耗能能力等优点。以往地震灾害和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地震灾害中的损伤具有以下特点:破坏往往发生在墙肢的底部,表现为底部受压区的混凝土大面积压碎剥落,受压区钢筋屈服;墙身出现斜裂缝,墙身混凝土被压碎并剥落,箍筋外鼓或者绷断。这种损伤特点给震后的修复加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目前已有的建筑结构加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增大截面法可以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截面强度和承载能力,但现场工作量大,施工复杂,增大结构自重;粘钢加固法可以增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承载力、抗裂性能、刚度以及延性,缺点是加固效果取决于粘贴工艺和水平、增大结构自重;粘贴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法,其纤维增强聚合物与墙体的共同工作依赖于胶粘剂,当墙体发生再次损伤或者遇到高温环境时,易发生脱粘,使得加固失效,同时,纤维增强聚合物对墙体底部塑性铰区域的约束效果较差,也会影响加固效果。
基于此,提供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结构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方法存在的增大加固结构自重以及加固结构易发生失效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结构,包括: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粘贴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两个表面和两个侧面,并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中部以下;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围设在所述碳纤维布的外部,所述加固机构的底面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底面平齐,所述加固机构用于对所述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并对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塑性铰区域形成约束;其中,所述加固机构的高度小于所述碳纤维布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结构,所述碳纤维布包括:第一碳纤维布,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两个表面呈X型依次排布;第二碳纤维布,所述第二碳纤维布粘贴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两个侧面,并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连接;第三碳纤维布,所述第三碳纤维布环绕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粘贴,所述第三碳纤维布设置在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布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布的上边缘连接;其中,所述加固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布的外部,且所述加固机构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22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