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错拧螺丝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2542.2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8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远孝;唐晓洪;杨建军;孙程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金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B25B2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陈继算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错拧 螺丝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车间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防错拧螺丝设备,包括底座和电动螺丝刀,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使所述电动螺丝刀三维移动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包括竖直提升机构以及水平移动结构,所述竖直提升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的转动的竖轴以及套设于所述竖轴上的提升件,所述水平移动结构安装于所述提升件上,所述螺丝刀安装于所述水平移动结构上。本发明通过灵活的三维移动的活动支架支撑电动螺丝刀,操作员能够带动电动螺丝刀任意移动以稳定快速地对准螺丝进行工作,并且通过支架的支撑使得在人手操作螺丝刀拧螺丝时更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间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防错拧螺丝设备。
背景技术
在车间零部件生产制造工艺中,对一些零部件拧螺丝紧固的工艺有操作顺序要求,需要操作员按照一定的顺序拧上螺丝,不然会产生品质问题,例如将片状部件通过四个边角螺丝固定时,若按环形的顺序拧螺丝,由于部件的形变,会使得拧完在后螺丝时造成在先螺丝的松动,因而需要使用对角交错的顺序打完四个螺丝,以确保部件的稳固。
但是现有的车间生产制造中,拧螺丝的工作很多都是依靠人工,在每次拧螺丝时都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而人工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受外界影响,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持续的工作中容易出错,导致拧螺丝的顺序出错影响品质,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错拧螺丝设备,主要用于辅助并纠正车间生产中人工的打螺丝操作,以提高品质减少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错拧螺丝设备,包括底座和电动螺丝刀,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使所述电动螺丝刀三维移动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包括竖直提升机构以及水平移动结构,所述竖直提升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的转动的竖轴以及套设于所述竖轴上的提升件,所述水平移动结构安装于所述提升件上,所述螺丝刀安装于所述水平移动结构上;所述提升件上设有沿所述电动螺丝刀的活动方向排列设置的若干传感器,每个所述传感器的竖直正投影互不重叠;所述水平移动结构上设有与所述电动螺丝刀同步运动的触发件,当所述电动螺丝刀的刀头位于每一螺丝孔位的正上方时,有且仅有一个所述传感器被触发。
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通过灵活的三维移动的活动支架支撑电动螺丝刀,操作员能够带动电动螺丝刀任意移动以稳定快速地对准螺丝进行工作,并且通过支架的支撑使得在人手操作螺丝刀拧螺丝时更为稳定;
通过设置若干传感器,传感器的数量与工件螺丝孔数对应,传感器受与电动螺丝刀同步运动的触发件触发,而传感器的设置位置为,在操作电动螺丝刀移动至不同的拧螺丝的孔位上方时,有且仅有一个传感器被触发件触发,因此能够设置一个传感器触发顺序,只有在这个顺序下拧螺丝,电动螺丝刀才会在传感器保持触发时通电,进而规范操作员每一次的拧螺丝顺序,当操作员操作顺序错误时,电动螺丝刀会断电停止工作,以提醒到操作员,相比于纯手工拧螺丝的工作中没有错误提醒而错不自知,极大程度地避免了错误操作的发生,提高了部件产出的品质;
并且能够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置不同的触发顺序,以适应不同工件中不同的拧螺丝顺序,调节方便,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件上连接有传感器座,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座可拆连接,方便调整传感器的位置以适应触发顺序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座上设有横槽,所述传感器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横槽内的插块,所述插块上设有通过形变来与所述横槽内壁紧固的弹性片,能够实现快速插拔,以快速调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为光敏传感器,触发反应灵敏。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件为挡片,所述水平移动结构上设有连杆,所述挡片安装于所述连杆上,与光敏传感器配合,触发方式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与所述连杆可拆连接,方便调整挡片与电动螺丝刀的间距,以适应不同位置的螺丝孔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金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金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25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