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阻力扣件垫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3300.5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3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荆蓉;黄承;曾飞;赵玉;张文科;樊永欣;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68 | 分类号: | E01B9/68;B29C35/02;B32B27/32;B32B25/08;B32B7/12;B32B3/30;B32B25/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张利杰;谢威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力 扣件 垫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阻力扣件垫板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S1、对减摩板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形成减摩板的活性粘接面;S2、对活性粘接面涂刷粘合剂,形成粘合剂层;S3、待粘合剂干燥后,在粘合剂层远离减摩板的一侧面放置橡胶料,并对减摩板、粘合剂、橡胶料进行一体硫化,制得小阻力扣件垫板;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小阻力扣件垫板及其生产方法,通过对减摩板进行表面活化处理,以及将减摩板、粘合剂、橡胶料进行一体硫化,不仅增强了小阻力扣件垫板的粘接强度,而且将橡胶板材的硫化生产过程,与减摩板的粘接过程合并为一体,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扣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阻力扣件垫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中,在铁路桥梁所处区域温度跨度大时,为减少桥梁结构与桥上焊接长钢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要求轨道扣件提供的钢轨纵向阻力小。为满足这一要求,轨道高架线路中常使用小阻力扣件,当钢轨发生在一定范围内的位移时,小阻力扣件允许这种钢轨移动,进而释放桥梁与钢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在现有技术中,减小扣件的纵向阻力可以通过减小扣件的扣压力以及减少垫板与钢轨摩擦系数两种方式来实现。对于用螺栓紧固的扣压件,早期技术往往使用减小扣压力(即减小螺母扭矩)的方式来获取较小的纵向阻力。但这种方法在减小扣压力的同时,扣压件的弹程也成比例减小,大大减少了扣压件紧固后储存的能量,从而加速扣件的松弛,因此这种技术已逐步淘汰。目前主流的技术为通过采用小阻力扣件垫板来减小钢轨与轨下垫板的摩擦系数,从而减少两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不锈钢-橡胶复合垫板,这种技术中当不锈钢表面发生锈蚀后,复合垫板与钢轨表面摩擦系数迅速增加,不仅使得小阻力扣件失去小阻力功能,甚至不锈钢板与钢轨下部发生黏连的现象,在列车动载的长期作用下,一方面可能造成钢板和橡胶之间脱胶剥离,使得窜出的垫板被压溃或分层,另一方面增加了钢轨纵向伸缩的阻力,产生轨道不平顺现象。这不仅给行车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往往也需要频繁更换垫板,增加了铁路维护成本。
此外,为了克服不锈钢板存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非金属板-弹性层复合垫板,这种技术在垫板耐老化性能、使用寿命上有一定的优势,但现有技术中的复合加工工艺往往较为简单,难以确保非金属板与弹性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列车动载的环境下,容易发生非金属板与弹性层之间脱开的情况,使得垫板被压溃或分层,给行车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小阻力扣件垫板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小阻力扣件垫板存在的长期使用中表面锈蚀、减摩层与弹性层分离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小阻力扣件垫板生产方法,包括:S1、对减摩板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形成减摩板的活性粘接面;S2、对活性粘接面涂刷粘合剂,形成粘合剂层;S3、待粘合剂干燥后,在粘合剂层远离减摩板的一侧面放置橡胶料,并对减摩板、粘合剂、橡胶料进行一体硫化,制得小阻力扣件垫板。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化处理为将减摩板的待粘接面浸入到萘钠溶液中进行活化处理,浸泡15-30min之后取出减摩板,然后在水中对减摩板的待粘接面进行超声波清洗,随后取出减摩板,待减摩板的待粘接面干燥后即为活性粘接面。
进一步的,所述减摩板为聚四氟乙烯板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所述粘合剂包括弹性体粘接胶黏剂,所述橡胶料为天然橡胶。
优选的,所述弹性体粘接胶黏剂为橡胶硫化胶粘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3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