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燃料牵引车的底盘布置结构及氢燃料牵引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3410.1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7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晶晶;胡克非;余庆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0/71 | 分类号: | B60L50/71;B60K15/07;B60L58/33;B60L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竟弘律师事务所 42230 | 代理人: | 杜娟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牵引车 底盘 布置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燃料牵引车的底盘布置结构及氢燃料牵引车,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大梁和第二大梁;驾驶室,其固定于所述车架的上方;燃料电池发动机,其位于所述第一大梁与所述第二大梁之间,且布置于所述驾驶室的下方;以及储氢系统,其固定于所述车架的上方,且布置于所述驾驶室的后背,所述储氢系统的底部布设高压附件。本发明将燃料电池发动机布置于驾驶室下方,将储氢系统固定于车架的上方,使所述车架底部具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其他系统,且将所述储氢系统布置于所述驾驶室的后背,充分利用了所述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的空隙,因此,提升了整个车辆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牵引底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氢燃料牵引车的底盘布置结构及氢燃料牵引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倡导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氢燃料车与纯电车比较,具有续航里程长,加氢时间短等优势,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众多企业也慢慢开始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产业。在氢燃料汽车中,汽车底盘的布置是汽车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它对汽车的设计质量,汽车的性能和产品的生命有着决定性影响。
相关技术中,氢燃料电池车的底盘上一般需要布置提供氢气的氢气罐以及其他系统,目前的氢燃料电池车结构类型还很少,且氢燃料电池车的底盘布置结构不够合理,使得整个车辆的空间利用率较小。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氢燃料牵引车的底盘布置结构,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氢燃料牵引车的底盘布置结构及氢燃料牵引车,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氢燃料电池车的底盘布置结构不够合理,使得整个车辆的空间利用率较小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牵引车的底盘布置结构,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大梁和第二大梁;驾驶室,其固定于所述车架的上方;燃料电池发动机,其位于所述第一大梁与所述第二大梁之间,且布置于所述驾驶室的下方;以及储氢系统,其固定于所述车架的上方,且布置于所述驾驶室的后背,所述储氢系统的底部布设高压附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氢系统包括氢瓶框以及固设于所述氢瓶框内的氢气罐;所述氢瓶框的底部固设供氢系统底座,所述供氢系统底座与所述车架固定,所述高压附件布置于所述供氢系统底座内,且所述高压附件与所述氢气罐间隔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氢系统的顶部还固设燃料电池散热系统,所述燃料电池散热系统与所述燃料电池发动机连接,用于为所述燃料电池发动机散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的前部设置有前桥,所述前桥连接所述第一大梁和所述第二大梁;所述燃料电池发动机布置于所述前桥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地板下方。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沿前后方向依次设有前桥、中桥和后桥,所述前桥与所述中桥之间布设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至所述中桥和所述后桥,且所述动力总成对应位于所述高压附件的下方。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的前端固设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用于为所述动力总成散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压附件包括高压配电盒、整车辅助DCDC和五合一控制器,所述高压配电盒、所述整车辅助DCDC和所述五合一控制器沿所述车架的前后方向依次排列;所述高压配电盒用于为整车高压配电,所述整车辅助DCDC用于为燃料电池散热系统供电,所述五合一控制器用于控制动力转向泵的控制器、电机的控制器、空调系统的控制器和空压机的控制器以及整车DCDC。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大梁和所述第二大梁的外侧均布设动力电池模组,两个所述动力电池模组均位于所述前桥与所述中桥之间,且沿所述车架的横向方向,两个所述动力电池模组与所述高压附件大致位于同一直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大梁的外侧还布设有动力电池散热系统,所述动力电池散热系统位于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模组与所述中桥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34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