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车充电系统和行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3977.9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3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汽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3/31;B60L5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高新区华苑产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充电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行车充电系统和行车,该行车充电系统包括配电模块以及充电口选通模块,充电口选通模块包括单项选择联动开关;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一不动端与配电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二不动端与配电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三不动端与交流充电口电性连接,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四不动端与直流充电口电性连接;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一动端和第二动端电性连接,且第一动端和第二动端固定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单项选择联动开关选通不同的充电口与充电桩,实现了交流充电口与直流充电口不同时接通,提高了充电的可靠性,同时避免了充电口短路对电池和整车电器带来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动汽车用电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充电系统和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电动汽车以电力为能源,符合绿色能源的发展理念。
目前现有的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口和直流充电口以接口线束针数不同的形式存在,容易出现交流和直流充电口同时接通的情况,可靠性差,充电操作较为复杂,可操作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行车充电系统和行车,以避免交流充电口和直流充电口同时接通,在提高行车充电可靠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充电的可操作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车充电系统,包括:
配电模块,分配充电电能;以及充电口选通模块,充电口选通模块分别与配电模块、交流充电口和直流充电口电性连接,根据充电桩的充电模式选通交流充电口与配电模块或选通直流充电口与配电模块;充电口选通模块包括单项选择联动开关;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一不动端与配电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二不动端与配电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三不动端与交流充电口电性连接,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四不动端与直流充电口电性连接;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一动端和第二动端电性连接,且第一动端和第二动端固定连接。
可选的,充电口选通模块还包括充电模式确定单元和逻辑控制单元;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充电模式确定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充电模式确定单元确定充电桩的充电模式;逻辑控制单元基于充电模式生成选通控制信号,控制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一动端和第二动端分别与第一不动端和第三不动端电性连接,或者控制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一动端和第二动端分别与第二不动端和第四不动端电性连接。交流充电口包括第一线束针和第二线束针;配电模块的第三输入端与第一线束针电性连接;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三不动端与交流充电口的第二线束针电性连接。直流充电口包括第三线束针和第四线束针;配电模块的第四输入端与第三线束针电性连接;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四不动端与第四线束针电性连接。
可选的,该行车充电系统还包括车载充电模块;车载充电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线束针电性连接,车载充电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一不动端电性连接,车载充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配电模块的第三输入端电性连接,车载充电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配电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车载充电模块调整经交流充电口输入的交流电信号的电压。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行车,包括行车充电系统和动力电池,行车充电系统包括:配电模块,分配充电电能;以及充电口选通模块,充电口选通模块分别与配电模块、交流充电口和直流充电口电性连接,根据充电桩的充电模式选通交流充电口与配电模块或选通直流充电口与配电模块;充电口选通模块包括单项选择联动开关;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一不动端与配电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二不动端与配电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三不动端与交流充电口电性连接,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四不动端与直流充电口电性连接;单项选择联动开关的第一动端和第二动端电性连接,且第一动端和第二动端固定连接;配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动力电池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汽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汽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3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电量调节系统和汽车电量调节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采集装置及驾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