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模式可切换分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5824.8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9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袁瑞辉;王晴;卢泳茵;林雄锋;李垂有;李梦琪;凌霞;何伟杰;刘德志;刘正高;陈诗杰;周惠琼;田锋;梁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2B6/293 | 分类号: | G02B6/293;G02B6/35;G02B6/27;G02B6/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思言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切换 分光 | ||
1.一种双模式可切换分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光端口、波分复用器、光路切换开关、第一中继端口、第二中继端口和光隔离器;
所述入光端口用于接收工作光源发出的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传输至所述波分复用器;
所述波分复用器用于将所述光信号分为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光信号射入外接的一个终端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光信号射入所述光路切换开关;
所述光路切换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中继端口和所述第二中继端口连接,用于切换所述第一中继端口和所述第二中继端口的通光状态,所述通光状态包括通光和不通光;
所述光隔离器包括光隔离光路和光耦合光路;
所述第一中继端口和所述光隔离光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光信号进行光隔离;
所述第二中继端口和所述光耦合光路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光信号进行耦合至所述光隔离器的输出端,从而使所述第二光信号通过所述光隔离器的输出端射入至外接的另一个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可切换分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分复用器沿光轴依次设置有双光纤头、G透镜、分光式介质薄膜、C透镜和第一单光纤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可切换分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信号和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功率的比例为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可切换分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隔离器沿光轴依次设置有第二单光纤头、第一准直器、第一楔形双折射晶体、45°法拉第旋转器、第二楔形双折射晶体、第二准直器和第三单光纤头;所述第一楔形双折射晶体远离所述法拉第旋转器的折射面与光轴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楔形双折射晶体远离所述法拉第旋转器的折射面与光轴之间的夹角为135度,所述45°法拉第旋转器的外侧设有磁体,所述磁体用于提供磁场;
其中,所述第三单光纤头、所述第二准直器、所述第二楔形双折射晶体、所述45°法拉第旋转器、所述第一楔形双折射晶体、所述第一准直器和所述第二单光纤头依次按序连接构成所述光隔离光路,所述第一中继端口与所述第三单光纤头连接;
所述第二单光纤头、所述第一准直器、所述第一楔形双折射晶体、所述45°法拉第旋转器、所述第二楔形双折射晶体、所述第二准直器和所述第三单光纤头依次按序连接构成所述光耦合光路,所述第二中继端口与所述第二单光纤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可切换分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分复用器与所述光路切换开关之间通过LC光纤连接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可切换分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陶瓷外壳,所述入光端口、所述波分复用器、所述光路切换开关、所述第一中继端口、所述第二中继端口和所述光隔离器均封装于所述陶瓷外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58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