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远程服务器的3D打印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5258.9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5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陶郁峰;吴健彬;谈铭;姚宇;曹淞;黄立明;陈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京科智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24 | 分类号: | B29C64/124;B29C64/245;B29C64/214;B29C64/386;B29C64/321;B29C64/393;B33Y30/00;B33Y50/00;B33Y50/02;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地址: | 2141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远程 服务器 打印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远程服务器的3D打印装置和方法;所示装置包括:主体支架、升降台、打印平台、DLP光机、补料系统和控制系统;补料系统包括补料罐、补料泵、输送管;所述补料罐用于储存打印材料;所述输送管一端连接所述补料罐,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工作区;控制系统与远程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从所述远程服务器获取图纸文件。本申请的3D打印装置直接采用内置核心控制系统,无需外接PC电脑进行控制;服务器通过网络分派打印任务及文件,一台服务器可以控制多个3D打印装置,从而合理安排打印任务,提高工作效率;本申请设计了新型的补料系统,配合上曝光方式,因而不需要大型的料仓,可以提高材料使用效率、减少浪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远程服务器的3D打印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是一种建立在现代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之上,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型制造技术,其主要采用分层加工和堆叠成型的方式实现三维实体的制造。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十几种不同成型原理的3D打印技术。而其中光固化3D打印是最早出现的3D打印技术,且成熟度较高,这与光固化技术的特点密切相关。由于光的波长只有几百纳米,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可控性,而光固化树脂仅在光照下才从液态变为固态,未受到光照的区域依旧保持液态,这些特性为光固化3D高精度打印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关技术中,现有的3D打印机具有如下特点:
1、PC连接并控制,由PC端执行3D文件的解析及控制打印机机构运动,PC和打印机需要一一匹配;但是PC设备的性能对于3D打印来说显然是溢出的,这样就造成硬件设备资源的浪费。
2、打印机脱机打印,通过U盘将打印文件导入至3D打印机,通过3D打印机内部程序完成3D文件的解析及控制打印机机构运动,但是脱机打印无法即时通知到操作人员进行样品回收。
3、现有的3D打印机一般采用下曝光方案,需要将打印平台浸入到液体浆料中,造成液体浆料容器体积庞大,造成液体浆料的浪费。
4、膏体材料粘度极大,常规的打印机无法保证膏体材料稳定均匀在打印平台上流平,这样就只能使用粘度较小的打印材料,打印产品的性能也相应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远程服务器的3D打印装置和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远程服务器的3D打印装置,包括:
主体支架,用于对所述3D打印装置整体进行支撑;
升降台,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的一侧,用于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运动;
打印平台,设置在所述升降台的顶端,能够跟随所述升降台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打印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铺设打印材料的工作区,以及用于将打印材料铺平的刮刀系统;
DLP光机,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的一侧,位于所述打印平台的上方;所述DLP光机用于从上方照射所述工作区的打印材料,使打印材料固化;
补料系统,包括补料罐、补料泵、输送管;所述补料罐用于储存打印材料;所述输送管一端连接所述补料罐,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工作区;所述补料泵设置在所述输送管上;
控制系统,与远程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从所述远程服务器获取图纸文件,并将图纸文件进行解析,控制所述升降台、刮刀系统、DLP光机和补料泵的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开关电源、电源板、驱动器;
所述主控单元与远程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并解析图纸文件;
所述开关电源向所述电源板供电,所述电源板向所述主控单元、所述驱动器、所述DLP光机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京科智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京科智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52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