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制动用电子制动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5631.0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0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尹小金;闫明;李炳志;陈廷海;杨闪;曾士民;刘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B60T13/68;B60T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静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用电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制动用电子制动系统,包括空压机、干燥器、储气筒、电控气路、机械气路、差动式继动阀、气室和控制器;所述电控气路和机械气路分别与储气筒连接,所述差动式继动阀分别与气室和储气筒连接;电控气路和机械气路分别与差动式继动阀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干燥器分别与空压机和储气筒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控气路、机械气路、差动式继动阀电连接;所述电控气路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一气路;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在第一气路的气流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为二位三通常闭式电磁阀;本发明用电信号传递制动信号,提升制动响应时间,减短制动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气制动用电子制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运输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气制动大型商用车在运输行业使用与发展。气制动车型在运输的过程中往往因为载重货物多且重、制动系统控制管路长等原因,导致行驶惯性大,最终使车辆制动响应时间长,从而造成严重的道路安全事故。
安全问题向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国现代化的加速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各种车辆越来越多,车辆使用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重型车辆的制动主要采用常规气压制动,但气制动系统普遍存在着响应时间长、制动距离长等问题。紧急制动时防抱死系统反应慢,延长制动距离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气制动用电子制动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型车辆的制动主要采用常规气压制动,但气制动系统普遍存在着响应时间长、制动距离长等问题。
本方案是这样进行实现的:
一种气制动用电子制动系统,包括空压机、干燥器、储气筒、电控气路、机械气路、差动式继动阀、气室和控制器;所述电控气路和机械气路分别与储气筒连接,所述差动式继动阀分别与气室和储气筒连接;电控气路和机械气路分别与差动式继动阀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干燥器分别与空压机和储气筒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控气路、机械气路、差动式继动阀电连接。
基于上述一种气制动用电子制动系统,所述电控气路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一气路;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在第一气路的气流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为二位三通常闭式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为二位三通常通式电磁阀。
基于上述一种气制动用电子制动系统,所述差动式继动阀与气室之间设置有气压传感器,且每个气室附近设置有轮速传感器。
基于上述一种气制动用电子制动系统,所述机械气路包括第三电磁阀和带位移传感式制动总阀;所述带位移传感式制动总阀与第三电磁阀连接,第三电磁阀通过气路与差动式继动阀的控制口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为二位三通常通式电磁阀。
基于上述一种气制动用电子制动系统,带移传感式制动总阀分别与2个储气筒连接,并且移传感式制动总阀与2组车轮制动气路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制动用电子制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判断电子制动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当电子制动系统故障时,各个电磁阀均不通电,带移传感式制动总阀直接控制差动式继动阀对气室进行供气,实现制动;电子制动系统正常则进入到步骤二;
步骤二:通电时,此时第三电磁阀不导通;控制器检测带移传感式制动总阀的踏板深度及踏板位移速率算出制动所需气压;
并通过轮速传感器及控制器判断车辆轮胎滑移状态来确定应该进行增压、保压还是减压过程。
增压过程:只给第一电磁阀通电,第一电磁阀导通,储气筒气压通过通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后到达差动式继动阀控制口,差动式继动阀根据控制量对气室进行加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56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