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蚀钢板以及耐蚀钢板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39229.X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4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麻晗;杨晓伟;陈焕德;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06;C22C38/60;C22C38/48;C22C38/46;C22C38/50;C22C38/42;C22C33/06;C21D8/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郭红岩 |
地址: | 21562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以及 生产 方法 | ||
1.一种耐蚀钢板,其特征在于,其屈服强度为370MPa~550MPa,-60℃冲击功≥100J,-60℃断后伸长率≥15%,在盐雾腐蚀试验中的失重腐蚀速率为0.4~0.8g/(m2·h),其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01%~0.05%,Si:0.15%~0.30%,Mn:1.20%~1.50%,Cr:8.5%~10.5%,Mo:0.8%~1.1%,Ni:0.5%~0.8%,Al:0.01%~0.05%,Sb:0.01%~0.15%,P≤0.012%,S≤0.002%,N≤0.005%,并且,11.2%≤Cr+1.5Mo+1.8Ni+0.8Cu+1.2Al≤12.8%,0.35%≤C+2.5N+0.25Mn+0.1Si≤0.4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钢板依序通过铁水预脱硫、转炉冶炼、LF精炼、RH精炼、连铸、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和矫直精整制备而成;
连铸工序中:中间包温度1540~1580℃,连铸坯的厚度为320mm;在二次冷却区采用电磁搅拌和凝固末端动态轻压下,其中,电磁搅拌频率3~8Hz、电流300~400A并液面波动控制在±2mm以内,压下量3~7mm;
控制轧制工序中:将连铸坯通过第一阶段轧制、待温冷却、第二阶段轧制,制备成厚度为20~100mm的钢板;在第一阶段轧制时,开轧温度为1050~1120℃,轧制过程中的部分相邻道次期间进行水冷,所得中间坯厚度为钢板成品厚度的2.5~3倍;在待温冷却时,对中间坯进行水冷冷却;在第二阶段轧制时,开轧温度为840~880℃,终轧温度为790~830℃;
控制冷却工序中:以2.5bar水压对钢板进行水冷冷却,期间辊道速度为0.5~1.5m/s,终冷温度为350~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蚀钢板,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还进一步包括:Nb:0.01%~0.05%,V:0.01%~0.05%,Ti:0.01%~0.10%,Cu:0.05%~0.30%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蚀钢板,其特征在于,其组织为40%~60%铁素体和40%~60%贝氏体的两相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蚀钢板,其特征在于,其晶粒尺寸为6.5μm~9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蚀钢板,其特征在于,其屈强比≤0.85,断后伸长率≥25%。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耐蚀钢板,其特征在于,LF精炼工序中:全程以400~600L/min的流量进行底吹氩气;钢水到达LF炉后,按照每吨钢水添加5~8kg石灰、1~2.5kg萤石进行调白渣,软搅拌15~20min,随后合金化,终点出钢温度为1600~1630℃;
RH精炼工序中:在真空模式下精炼,真空室真空度控制在2mbar以内,真空脱气时间≥18min,净循环处理时间≥10min,控制N≤0.0050%、H≤0.0002%,随后破真空出钢,RH出钢温度1590~1610℃;
连铸工序中:所得连铸坯进行切割、堆垛缓冷、冷至100℃时拆垛,堆垛温度≥600℃;
矫直精整工序中:冷却后的钢板在矫直机上进行矫直,而后堆垛48小时之后进行拆垛、切割精整,得到钢板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92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