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性蓝光诱导视网膜光损伤模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39816.9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1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冯竞仰;朱鸿;黄珮戎;陆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A01K1/035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20008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性 光诱导 视网膜 损伤 模型 装置 | ||
1.一种实验性蓝光诱导视网膜光损伤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设置有开口的半封闭式立方腔体(1),所述立方腔体(1)内中间水平方向上固定有两个横向支撑板(11),两个所述横向支撑板(11)的相邻端之间固定有中间架(2),
所述中间架(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有两个隔板(5),两个所述隔板(5)的竖向外侧分别与中间架(2)的竖向侧对齐,在两个横向支撑板(11)和四个隔板(5)的作用下将立方腔体(1)内部空间隔成四个实验腔(3);
所述中间架(2)内转动连接有转辊(22),所述转辊(22)内均匀的固定有四个第一蓝光灯管(24);所述第一蓝光灯管(24)朝向实验腔(3)内,所述立方腔体(1)内四个顶角处还分别安装有第二蓝光灯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性蓝光诱导视网膜光损伤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架(2)包括矩形架(21)、转辊(22)和十字隔架(23),所述矩形架(21)通过两个横向支撑板(11)固定在立方腔体(1)内,所述转辊(22)转动连接在矩形架(21)内,所述转辊(22)的轴心处固定有十字隔架(23),所述十字隔架(23)将转辊(22)的内侧空间隔成四个扇形腔,每个所述扇形腔内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第一蓝光灯管(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验性蓝光诱导视网膜光损伤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22)的一端的转轴延伸至矩形架(21)的外侧端,且在其延伸端固定有第一齿轮(26),所述矩形架(21)的外侧还固定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二齿轮(27),所述第二齿轮(27)与第一齿轮(26)相互之间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验性蓝光诱导视网膜光损伤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架(21)在朝向四个实验腔(3)的方向上分别开设有照射窗口(25),所述照射窗口(25)内安装有弧形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验性蓝光诱导视网膜光损伤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隔架(23)内和立方腔体(1)顶角安装第二蓝光灯管(4)处分别涂有反光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性蓝光诱导视网膜光损伤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腔(3)的开口处固定有挡板(31),所述挡板(31)外固定有微型气缸(32),所述微型气缸(32)的伸缩轴底端固定有操作板(33),所述操作板(33)顶端与挡板(31)的底端之间固定有遮光布(35),在所述微型气缸(32)的作用下带动操作板(33)与遮光布(35)和挡板(31)配合完成实验腔(3)开口的遮光关闭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验性蓝光诱导视网膜光损伤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腔(3)的开口处在挡板(31)下方两侧开设有滑槽(34),所述操作板(33)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34)内,所述遮光布(35)的中间等间距的固定有多个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两端也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34)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验性蓝光诱导视网膜光损伤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布(35)为低弹性遮光布,且所述遮光布(35)与挡板(31)的横截面面积之和的大小不小于实验腔(3)的开口面积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性蓝光诱导视网膜光损伤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的中间开设有透气孔,两个所述隔板(5)的外侧通过固定在隔板(5)外侧端外板(51)封闭,在两个隔板(5)与中间架(2)之间形成调整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实验性蓝光诱导视网膜光损伤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腔内固定有换气扇(52)和加热型加湿器(53),所述换气扇(52)和加热型加湿器(53)分别与外界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98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