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包缠式超耐摩复合纱线的纺纱方法及其制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0265.8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8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燿斌;杨卫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滕胜利;张洪飞 |
地址: | 3152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包缠式超耐摩 复合 纱线 纺纱 方法 及其 制备 装置 | ||
1.一种双向包缠式超耐摩复合纱线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式长丝缠绕机组(5)和环锭细纱机,其中在细纱机的前罗拉钳口纺纱三角区顶点前设置主动式长丝缠绕机组,主动式长丝缠绕机组由两台长丝缠绕机构(6)和(7)通过双向电机(10)连接而成,主动长丝缠绕机组中间为圆柱体镂空结构,且与经过的短纤维纱同轴心,长丝缠绕机构(6)和(7)内壁上均有输纤通道(8)和微张力调节器(9),双向电机控制长丝缠绕机构(6)和(7)反向转动。
2.一种双向包缠式超耐摩复合纱线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纺纱时,粗纱(1)依次经过后牵伸区(2)、中牵伸区(3)和前牵伸区(4),从前牵伸区(4)的钳口出输出,形成纺纱三角区,长丝缠绕机构(6)和(7)上的长丝分别经过各自的输纤通道(8)和微张力调节器(9)退绕,并通过微张力调节器(9)调节张力大小和包缠角度,依次以固定倾角包缠在短纤维纱的表面,长丝缠绕机构(6)的转动方向与短纤纱的捻向相反,长丝缠绕机构(7)的转动方向与短纤纱的捻向相同,两者配合形成斜交叉包缠结构,汇聚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线经过导纱钩(11)被卷绕在细纱管(1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02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改善酚醛树脂胶黏剂开放时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摘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