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绝缘可分离支柱式智能避雷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1613.3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6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斐;王臻;王明邦;应必光;吴兴武;李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兆邦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可分离 支柱 智能 避雷器 | ||
1.一种可分离支柱式智能避雷器,包括:引出式安装支架(1)、轻型绝缘腔体(2)、绝缘护罩(3)、连接板(4)、验电接地杆(5)、上接触片(6)、上触头(7)、上绝缘防水活塞环(8)、避雷器本体(9)、开口式接触环(10)、下绝缘防水活塞环(11)、开口式接触片固定环(12)、接触片(13)、开口式弹性拉簧(14)、密封圈(15)、监测装置(16)、脱离器(17)、隔离绝缘护套(18)、开闭式验电接地杆罩(19)金属连杆(20)、母排(21)、绝缘导线(22)、接线端子(23)等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绝缘可分离支柱式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板(4)折成直角,一端(4.1)螺接轻型复合绝缘腔体(2)顶端和上接触片(6),之间垫有密封圈(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绝缘可分离支柱式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支架4上(4.2)和(4.3)两端预留螺孔,与母排(21)及接线端子(23)可相叠螺接,绝缘导线(22)可压接在接线端子(23)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支柱式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验电接地杆(5)的一端穿过母排(21)中间孔与连接板(4)上(4.4)螺接;验电接地杆(5)的另一端设有横孔,用销子装上开闭式验电接地杆罩(19),接地杆底部贴有橡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支柱式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轻型复合绝缘腔体(2)是加强型,便于支持导线的塔式结构,大小伞裙结构配合满足爬距要求,上面的伞裙大于下一伞裙,再大而小,最上面一片伞裙最大;腔内壁上下有半度以上的锥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支柱式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避雷器本体(9)上端装有上触头(7)和绝缘防水活塞环(8),防水活塞环装有两个密封圈(8.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支柱式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开口式接触环(10)下部装有下绝缘防水活塞环(1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支柱式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引出式安装支架(1)环形箍在轻型绝缘腔体(2)外壁,和开口式接触片固定环(12)之间垫有密封圈螺接为一体,并成电流通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支柱式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开口式接触环(10)呈开口式,侧面设有二孔与监测装置(16)螺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支柱式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开口式接触片固定环(12)呈开口式,底部分布螺孔(12.1)固定接触片(13),侧面设有螺孔,与引出式安装支架(1)螺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支柱式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开口式弹性拉簧(14)交接处装有绝缘弯棒连接形成绝缘开口式,箍在接触片(13)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支柱式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监测装置(16)选用高强度抗紫外线绝缘材料,与避雷器本体(9)锥形底部螺接相应紧密吻合;监测装置(16)外壳下部呈锥形导向,腰部设有对称园柱状插拔操作锁扣,CPU、温度传感器、电流互感器、天线、太阳能板、稳压原件、整流原件、计数器、电阻片、铝电极、电流引线、北斗定位组成、锂电池等组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监测装置(16),其特征在于:CPU处理温度传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传来的信号,温度传感器检测避雷器本体阀片的温度。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监测装置(16),其特征在于:电流互感器检测电流引线内的电流,天线把CPU信号发送到后台,接收后台信号反馈到CP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兆邦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兆邦电力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16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