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排线端子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42204.5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9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渠敬国;耿爽;王世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赢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5 | 分类号: | H01R43/05;H01R43/052;H01R43/055;H01R43/048;G01N21/8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81 | 代理人: | 方燕娜;王雯婷 |
地址: | 2017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排线 端子 装配 方法 | ||
1.一种全自动排线端子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排线通过导线轮(2-7)进入分线机构(2),分线刀(2-6)上下移动并在排线上按设定的间隔距离分线一次,
步骤二,裁切剥皮机构(3)通过上刀组(3-14)与下刀组(3-15)配合将排线裁剪为排线段并通过传动滚轮(3-4)、浮动轮(3-5)拉动排线,与上刀组(3-14)、下刀组(3-15)配合对排线段的两端头进行剥皮,传动滚轮(3-4)将排线送至进料视觉相机(3-3)下方,检测排线的剥皮状态,排线有无损伤,
步骤三,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二,同时,线缆夹取搬运机构(10)将排线段平行运送到首端的压端子机构(4),端子凸轮(4-10)带动端子推杆(4-11)前后移动并拨动端子载带一侧的通孔推送端子,拨线凸轮(4-8)带动拨线刀(4-9)移动分出单根连接线,压端子刀(4-7)下压将端子压着在第一根连接线的裸线头上,完成端子压着,第一根连接线被拨线刀(4-9)带出后,拨线凸轮(4-8)带动拨线刀(4-9)移动分出第二根连接线,如此反复动作直到排线段中所有单根连接线首端完成端子压着,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同时,线缆夹取搬运机构(10)将排线段从压端子机构(4)送入交接机构(5),升降气缸(5-4)带动浮动滚轮(5-5)下降压住排线段,通过传动轮(5-3)将排线段输送到指定位置,同时,交接视觉相机(5-8)检测排线段的剥皮状态,排线有无损伤,并检测排线是否输送到指定位置,如否,通过拨正马达(5-6)带动拨正片(5-7)将排线段拨正,
步骤五,翻转机构(6)从指定位置夹取排线段,并水平翻转180°,
步骤六,重复步骤四至步骤五,同时,线缆夹取搬运机构(10)将排线段平行运送到末端的压端子机构(4),端子凸轮(4-10)带动端子推杆(4-11)拨动端子载带一侧的通孔前后移动推送端子,拨线凸轮(4-8)带动拨线刀(4-9)移动分出单根连接线,压端子刀(4-7)下压将端子压着在第一根连接线的裸线头上,完成端子压着,第一根连接线被拨线刀(4-9)带出后,拨线凸轮(4-8)带动拨线刀(4-9)移动分出第二根连接线,如此反复动作直到排线段中所有单根连接线末端完成端子压着,
步骤七,重复步骤六,同时,线缆夹取搬运机构(10)将排线段移出末端的压端子机构(4),出料机构(9)将排线段取出;
所述的分线机构(2)、裁切剥皮机构(3)、压端子机构(4)、交接机构(5)、翻转机构(6)、出料机构(9)的结构如下:放线机构(1)设置在分线机构(2)的一侧,裁切剥皮机构(3)设置在分线机构(2)的另一侧,裁切剥皮机构(3)的进料口与分线机构(2)的出料口对齐,裁切剥皮机构(3)、交接机构(5)、翻转机构(6)、出料机构(9)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安装,裁切剥皮机构(3)与交接机构(5)之间、翻转机构(6)与出料机构(9)之间均设有压端子机构(4),裁切剥皮机构(3)的左侧与出料机构(9)的右侧均设有端子放料收纸机构(8),裁切剥皮机构(3)右侧的压端子机构(4)与裁切剥皮机构(3)之间、翻转机构(6)右侧的压端子机构(4)与翻转机构(6)之间均设有线缆夹取搬运机构(10),分线机构(2)包括分线马达(2-1)、偏心轮一(2-2)、连杆一(2-3)、分线导轨(2-4)、分线滑块(2-5)、分线刀(2-6)、导线轮(2-7),分线马达(2-1)与偏心轮一(2-2)采用连接件一连接,偏心轮一(2-2)与连杆一(2-3)的一端连接,连杆一(2-3)的另一端与分线滑块(2-5)连接,分线滑块(2-5)设置在分线导轨(2-4)上,分线滑块(2-5)下端设有分线刀(2-6),导线轮(2-7)设置在分线刀(2-6 )的进料处,裁切剥皮机构(3)包括裁切组件(3-1)、导向块(3-2)、进料视觉相机(3-3)、传动滚轮(3-4)、浮动轮(3-5)、气缸(3-6)、固定座(3-7)、分档卡口(3-8)、卡销(3-9)、弹簧(3-10),裁切组件(3-1)两侧均设有传动滚轮(3-4)、浮动轮(3-5),导向块(3-2)设置在裁切组件(3-1)出料侧的传动滚轮(3-4)两侧,进料视觉相机(3-3)设置在传动滚轮(3-4)出料方向一侧的导向块(3-2)的上方,浮动轮(3-5)设置在传动滚轮(3-4)上方,气缸(3-6)的前端与浮动轮(3-5)连接,气缸(3-6)的后端与固定座(3-7)连接,分档卡口(3-8)设置在固定座(3-7)下方,卡销(3-9)设置在分档卡口(3-8)的卡槽内,卡销(3-9)与固定座(3-7)采用弹簧(3-10)连接,压端子机构(4)包括压端子马达(4-1)、同步带一(4-2)、偏心轮二(4-3)、连杆二(4-4)、压端子滑块(4-5)、压端子滑轨(4-6)、压端子刀(4-7)、拨线凸轮(4-8)、拨线刀(4-9)、端子凸轮(4-10)、端子推杆(4-11),压端子马达(4-1)与偏心轮二(4-3)通过同步带一(4-2)连接,偏心轮二(4-3)与连杆二(4-4)的一端连接,连杆二(4-4)的另一端与压端子滑块(4-5)连接,压端子滑块(4-5)设置在压端子滑轨(4-6)上,压端子滑块(4-5)下部与压端子刀(4-7)连接,压端子滑块(4-5)的一侧设有端子凸轮(4-10),端子凸轮(4-10)上部与压端子滑块(4-5)连接,端子凸轮(4-10)下部与端子推杆(4-11)采用连接件二连接,压端子滑块(4-5)的另一侧设有拨线凸轮(4-8),拨线凸轮(4-8)的中部与压端子滑块(4-5)的另一侧连接,拨线凸轮(4-8)的下部与拨线刀(4-9)采用连接件三连接,裁切剥皮机构(3)右侧的压端子机构(4)与翻转机构(6)右侧的压端子机构(4)错位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赢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赢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22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式璎柏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BIM的假山瀑布三维设计方法